论李商隐的《无题》诗.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吉林省洮北区到保镇中学 冯丽敏 冯海暄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玉谿生诗集》里以“无题”标目的诗,各家注本间有出入合而计之,约二十余篇。另有相当数量用篇首二字标题的诗,如《锦瑟》、《碧城》等,实际也属《无题》一类。这些诗篇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玄妙、情思婉转、语言精丽、声调和美,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让人反复诵读。 但是,“无题”诸诗又是以难解著称的。诗人写这些诗歌的背景材料已经湮没无处寻,加上他的艺术思维的特殊性——好用典故,多用比兴手法,词句篇章的可以求精等等,使得其中不少作品隐晦曲折,旨意难明,有的甚至成为千古不揭的诗谜。 尽管如此,历史上也不乏强作解之人。有的把它寄托诗人伤时忧国情怀的政治寓言;有的认为是向朋友哀告求官的自白;有的考证它们为诗人秘密恋爱的记录等等。但我认为,尽管由于材料不足,一些诗篇所包含的意思无法完全指实,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作品的艺术现象出发,适当结合“知人论世”对“无题”诗中多数篇章还是可以做出基本的分析和评估的。 (一) “无题”诗在写情之中是否别有寄托,这是千百年来争论的一个焦点。诚然,李商隐本人说过:“为芳草以悲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的话,但这只是指他在梓万柳仲幕府中写的那首《西溪》(“怅望西溪水”)而言,并非用来概括全部“无题”诗的作意。要探索“无题”究竟有无寓意,不能先套上这些主观的框框,而是应该对具体分析。“无题”诗里有一部分是实写男女情而别无寄托的。如: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音。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琴局,心中最不平。 前人诠注认为这是李商隐26岁时赴京考试落选后寄给新婚妻子王氏的诗,大概王氏先来信抱屈和表示慰问,诗人就以此作答。根据诗的颈联引用前秦将领窦滔的妻子苏惠织锦传书的典故来看,上述说法是可信的。结尾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借棋局的不平来托喻自己政治失意的不平,但整首诗仍是实写伉俪之情,不能算作另有寓意之作。 “无题”诗里也有一部分可以确指为有寄托的,不过寄托的内容又有种种不同,如下面两首绝句: “待得郎来月已低,寒暄不道醉成泥。五更又欲何处向,骑马出门乌夜啼。”(其一) “户外重阴暗不开,含羞迎夜复临台。潇湘浪上有烟景,安得好风吹汝来?”(其二) 这两首诗在后面的本中题作《留赠畏之》,而在较早的一些选本均作《无题》。题下并有诗人的自,“遇韩朝回”。“韩”就是李商隐的联襟韩瞻不遇而作的。前一首记韩深夜归来而又要匆匆上朝去,后一首写自己傍晚再去探望。男女相思之情不过是寄托朋友交往之情的一种形式,但不属于政治的寄托。 另有一部分作品是寄托自己的身世感慨的,它们从一个侧面接触到了某些社会政治问题。像下面这首《无题》: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枝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诗中借幽居未嫁的女子倾诉相思的苦痛,抒发了诗人自己政治抱负不能施展的感慨。“神女无涯”比喻梦幻般变化的生活经历,“小姑无郎”寓指孤立无援的现实处境。“风波”句是说自己出身寒微,偏右遭到险恶政治环境的催压;“月露”句说明个人空有美好才智却得不到培养发挥的机会。结束句表示即使明知“相思无益”也宁愿癫狂自许、惆怅终身,表现了执着理想的坚韧的精神。何焯评论这首诗说:“义山《无题》数诗不过自伤不逢,无聊怨题。此篇乃直露本色。” “直露本色”就是说作品的寄托痕迹比较明显,特别从“风波”一联可以品味出来,“自伤不逢”则点明了它明显的托意。联系李商隐本人志愿为唐王朝建功立业却不慎卷入“牛李党争”而终生失意落魄的身世和怀抱,这种“自伤不逢”决不是一般的发牢骚,而又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它反映了晚唐时期有抱负、有才能的下层文士与腐朽的当权集团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从而曲折地反映了封建唐王朝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就这个意义来说,它也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其他像“八岁偷照镜”一篇以少女待嫁,表达自己急于用世而又为前途担忧的复杂心情;“何处哀筝随急管”一篇,写贫寒老女自伤无偶,寄寓政治上不得志的苦闷和对社会贵贱对立的愤懑,都是这样的抒情诗。 还有一部分“无题”诗,寄托在有无之间,最难辨析。说有却无从实指,说无又觉意境深沉,总像含蓄不尽的东西。且看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爱情相思的绝唱究竟有无寓意,历史众说纷纭。有人说:“相思”的对象是牛党重要成员令狐,“蓬山”指令狐官居的翰苑,“东风无力”意谓令狐对己援手无力,“百花残”象征自己的沦落,而末了的“青鸟探看”则是寄托希望于令狐回心转意。也有人说“相思”的对象是李党的成员李德裕,“蓬山”指李当时被流放

文档评论(0)

kengzhang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