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新闻娱乐化 毕业设计
济南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编 号:
论文题目: 论新闻娱乐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200802051109
指导日期: 2011-4-5
系 别: 文化传播与艺术管理
专 业: 新闻采编与制作
班 级: 08新闻
指导教师: 周玲
2011年4月5号
目 录
一、对新闻娱乐化具体含义的界定…………………………………………………………… 2
二、新闻娱乐化的表现特征………………………………………………………………… 2
三、新闻娱乐化的成因……………………………………………………………………… 3
(一))?………………………………………………… 4
(二)新闻娱乐化对受众的影响………………………………………………………… 5?
(三)新闻娱乐化对于社会的影响?……………………………………………………… 5
五、对于新闻娱乐化的思考…………………………………………………………………… 5
六、新闻娱乐化的未来走向…………………………………………………………………… 6
七、结语………………………………………………………………………………………… 6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摘 要
新闻娱乐化是中国新闻界近几年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是新闻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也是新闻专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本文将根据已有的学术文献及现实情况对其含义进行界定,并从其表现特征,成因、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和思考,并对其未来走向做出推断。
关键词 新闻娱乐化;新闻媒体;新闻传播
论新闻娱乐化
一、对于新闻娱乐化具体含义的界定
对于新闻娱乐化的具体涵义,学界尚未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学界并无太大争议,基本存在较为一致的看法。李良荣认为:“新闻的娱乐化是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1]李良荣将新闻娱乐化直接定义为几类新闻主题;而林晖则强调了新闻向娱乐靠近的动态过程:“从最初的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开始,最终则发展为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林晖对新闻娱乐化作了进一步探讨,并最终将新闻娱乐化描述为:“一方面,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另一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内容上,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2]林晖的这段话堪称国内学界对新闻娱乐化表征最经典的叙述之一,很多学者对这一定义表示认同并在著作中广泛引用。还存在一种更为简洁的定义:“新闻娱乐化就是媒体按照快乐原则和大数法则来选择和处理新闻的文化行为”。另外有“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新闻软化,……它竭力从严肃的 政治 、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杨威”戏称为“阳痿”;当一家党报以“客车吻卡车,乘客全毙命”为题报道一起严重车祸,我们看到了新闻娱乐化、游戏化心态对新闻职业精神的颠覆,媒体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文关怀。
三、新闻娱乐化的成因
我国新闻界,日益明显的新闻娱乐化趋向已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将新闻娱乐化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 也有人完全赞同,将新闻娱乐化看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
(一)社会转型期的躁动:我国目前处在转轨与转型的特殊时期,整个社会处于迅速深入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探索与逐步完善时期。在变革的面前,旧的制度轰然倒塌,社会成员失去原有的生活、工作方式。新的制度尚未完善,他们对现实无所适从,从而产生诸多的紧张、失落和压抑等情绪,还会有由于生存竞争带来的各种巨大心理压力。以至于人们从来没有这样强烈地需要某种娱乐,需要某种宣泄情绪和缓释心理压力的通道。于是娱乐化媒体便成为受众获得心理松弛和压力缓释的好去处,娱乐新闻便有了它广阔的市场。这是新闻娱乐化的社会成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及其责任.doc
- 论新闻摄影的舆论监督功能.doc
-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doc
- 论旅游者伦理道德建设.doc
- 论新闻舆论导向与公民文化意识.doc
- 论旅游美的审美境界.doc
- 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docx
- 论无性造人教学案.doc
- 论日耳曼人的亲兵制度.doc
-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