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胶质瘤?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等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 40%-50 %。星形细胞瘤为胶质瘤中常见的一类肿瘤(占 40%),占颅内肿瘤的 17%。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区,传统的柯氏(Kernohan) 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 I-级:I 级呈良性;、级呈恶性; 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另一种为三类法,即“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中 I、级相当于“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级相当于间变性 星形细胞瘤,级为胶质母细胞瘤。“良性”或低度恶性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各占星形细胞瘤的 25%-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占星形细胞瘤的 40%-50%,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位于幕上局灶性或全身性发作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经常在后期? 【影像学表现】? 1.CT:? (1)幕上 I、级星形细胞瘤:大多数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合密度灶,部分病人瘤内可见钙化。肿瘤边界不清晰,瘤周水肿少见且较轻。增强后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肿瘤或囊壁和囊内间隔的稍微强化,有的有壁结节甚至花环状强化。 (2)幕上、级星形细胞瘤: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肿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肿瘤多有脑水肿。增强扫描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可呈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在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瘤结节。若沿胼胝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占位征象明显。? (3)小脑星形细胞瘤:囊性者平扫为均匀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晰,囊壁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囊壁结节不规则强化。壁结节较大,在1 cm 以上。实性者平扫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区,肿瘤实性部分变化可有明显强化多有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闭塞,上位脑室扩大,脑干受压前移,桥脑小脑角池闭塞。? 2.MRI:? (1)幕上星形细胞瘤:T1WI 略低信号,T2WI 高信号。肿瘤的信号常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肿瘤内出血多数在 T1WI、T2WI 像上均为高信号。钙化在 T1WI、T2WI 像上均为低信号,但其敏感性不如 CT。? Gd—DTPA?增强扫描:偏良性的肿瘤多无增强;偏恶性的肿瘤多有增强,表现多种多样,可呈均匀一致性增强,亦可呈不均匀或花环状增强。肿瘤四周水肿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因肿瘤强化明显,可区别水肿与肿瘤。?(2)小脑星形细胞瘤: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较多见,其囊高,水肿较轻,边界相对清晰。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囊变区T1WI 信号更低。注射 Gd—DTPA 后,肿瘤实质部分可明显强化,亦可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 星形细胞瘤需与无钙化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单发转移瘤、近期发病的脑梗死、脑脓肿、淋巴瘤等鉴别;小脑星形细胞瘤尚需与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及血管母细胞瘤鉴别。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胚胎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6%。主要见于儿童,75%发生在 15 岁以下,是儿童最常见的后颅窝肿瘤。几乎全部发生在小脑,主要在小脑蚓部。此瘤最好发生脑脊液转移,并广泛种植于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椎管。囊变、钙化、出血均少见。临床常见躯体平衡障碍,共济运动差,高颅压征象。对放射线敏感。 【影像学表现】? 1.CT显示肿瘤位于后颅窝中线区,边界清晰。平扫呈略高或等密度,约半数的肿瘤四周有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增强.瘤阻塞第四脑室致使幕上脑室扩大。肿瘤可通过脑脊液循环至幕上脑凸面或脑室系统。? 2.MRI 示肿瘤常位于小脑蚓部,突第四脑室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等信号或者高信号。常见有中度或重度脑积水。? 【鉴别诊断】? 需与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鉴别。?脑膜瘤:? 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与硬脑膜相连。多见于成年人。居脑实质外,多为球形,包膜完整,可有钙化或骨化,质地坚硬,少有囊变、坏死和。肿瘤生长缓慢,血供丰富。多紧邻颅骨,易引起颅骨增厚、破坏或变薄,甚至穿破颅骨向外生长。? 【影像学表现】? 1.X线头颅平片常出现颅内压增高、松果体钙斑移位及骨质改变。骨质变化包括增生、破坏或同时存在。? 2.CT 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以宽基靠近颅骨或者硬脑膜。平扫大部分为高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大部分肿瘤有轻度瘤周水肿。瘤内钙化占10%-20%,出血、坏死或囊变少见。增强扫描呈均匀一致的显著强化,边界锐利。可有局部颅骨增厚等征象。? 3.MRT1WI等信号,T2WI多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内部信号可不均匀。四周水肿在T1WI 上为低信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