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冠层内部建筑群风场的模拟.doc

第二章 城市冠层内部建筑群风场的模拟.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城市冠层内部建筑群风场的模拟

第二章 城市冠层内部建筑群风场的模拟 2.1 城市化对城市冠层内部风场的影响 现代社会,城市化所引起的局部大气边界层的改变,会对低层气流和湍流产生显著的影响。特殊的城市下垫面,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可以引起较强的机械湍流,改变局地的风场结构,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城市冠层内的流场结构与湍流分布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跟人类日常生活关系也最为密切。如今,随着城市区域的发展和日益扩大,建筑群的增多、加密、增高,导致城市下垫面粗糙度的增大,使得城区的近地面平均风速减小[10][83]。另一方面,城市化的进步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人们都需要考虑到绿地的覆盖率、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及其高度、建筑材料的选取以及周边环境气象要素的分布等复杂的问题[84],而风场所造成的舒适度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城市下垫面对风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区风速变小、盛行风向的改变以及热岛环流等几个方面。建筑群的增多和密集,会导致粗糙度的增加,其动力阻碍效应消耗了空气水平运动的动能,因此城区的平均风速相对郊区较小。但是,在城市冠层内部,流场的局地差异非常大,有些地方会成为“风影区”,风速极小;相反,在特殊情况下,局地风速则会远远大于同时间同高度的郊区,这些都要归咎于城市内部复杂的结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A ,大量形状各异的街谷的存在。街谷是城市下垫面特有的建筑群形式,其特殊的几何与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对城市的区地气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街谷的走向、宽度及高度和朝向都不尽相同,因此会造成太阳辐射收支的局地差异,产生热力差异,在适当的条件下,如盛行风微弱或者静风的时候,上述所说的热力之间的差异,就会导致局地的热力环流的出现,从而使城市内部产生不同的风向和风速;其次,街谷的几何外表特征,即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街谷内的流场;另外,盛行风的风速、风向以及大气层结状况等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来流的风向和街谷走向大致相同,由于狭管效应,街谷内就会出现局部的强风区,反之,当来流风垂直于街谷轴线时,街谷内的流场与其几何特征以及上游来流风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复杂[85],一般会在街谷内部形成涡旋,而涡旋的特征,则通常由比例系数H/D来决定,即建筑物的高度H和街谷的宽度D的比值;B ,当盛行风吹过城市中参差不齐的建筑群的时候,其动力阻碍效应会在建筑物附近产生复杂的升降气流、涡动和绕流等现象,从而使得风场的局地变化更为复杂;C ,交通工具在街道中行驶所产生的气流与热量,也会影响到街区的流场。 风是城市建筑物设计以及城市规划中需要慎重考虑的气象因素之一。城区高层建筑的修建,一方面需要建筑技术与材料的保障,同时也应有足够的抗风强度,因而必须认真慎重地考虑风对结构体的动态载重效应以及建筑物外墙的风压分布情况。建筑物在外界强风的作用下,可能导致的摆动等结构安全性问题,是建筑物风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30,86]。同时,与建筑物周围的风场相应的环境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开始逐渐得到重视[42,87]。建筑物周围的流场结构和流速的分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逼近风的特性、风向、风速、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形状以及邻近的建筑群的影响等[70,88]。由于钝体绕流的阻塞作用而导致的下冲、涡旋、角隅流以及尾流、穿堂风等效应,建筑物结构体附近的气流就变得相当的错综复杂。而在高层建筑物附近,由于上述的诸多因素的存在,则可能会产生过高的局地风速而对行人活动造成不舒适及安全隐患,严重的时候,还有可能发生行人被强风刮倒致伤的意外[89]。另外一方面,因为楼群的阻塞作用,建筑群内部有时候会出现空气滞流的现象,从而导致通风不良,散热缓慢、空气混浊等环境问题[67,90]。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再加以人稠地少,城市建筑有愈盖愈高、愈密的趋势,上述问题近年来在国内也愈来愈得到重视。大城市的商业区在一些大楼底层设置有购物、商场、餐厅、儿童游玩乃至户外展示空间,在空间的安排上也经常采用花园、植栽及水池、喷泉等设计的开放空间,同时基于日照、景观等因素也考虑到拉大建筑物间之距离,设置开放空间来提高居住、生活品质。但是这些安排往往存在着因为邻近高楼改变了风向、如果局地风势较强,而使行人经常暴露在强风之下,则失去了它原先设计的美意,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它的商业业绩。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物或结构体周围,人们往往需要一个开放空间或行人步行区域,尤其在商业区和生活小区的规划方案中。因为不良的建后评价有损于建设项目的完美和成功,设计师们都希望可以为客户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如今,大部分先进国家都纷纷立法要求对建筑物或结构体周围的风场作环境影响评价,即在项目兴建前的概念、规划与设计阶段,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