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负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doc

石墨烯负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墨烯负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常州大学学生课外创新创业基金资助项目中期评审表 填表时间:2011年11月1 日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石墨烯负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项目负责人 谭倩 所在院系 石油化工学院 Email 616379709@ 联系电话 申请经费(元) 1000 已拨经费(元) 500 未拨经费(元) 500 项目起止年月 2011 年 6 月至 2012 年 3 月 已开展工作 介绍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其中,机械方法包括微机械剥离法、有机溶剂剥离法、取向附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加热SiC的方法;化学方法即化学氧化还原法,或称bottom-up法。化学氧化还原法简便而且成本低廉,因此本课题采用化学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通过实验研究,掌握了具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用分析天平称取5g过硫酸钾、15mL98%浓硫酸和5g五氧化二磷于一带搅拌的100mL四口烧瓶中,水浴加热。温度升至80℃时,加入10g鳞片石墨。随着鳞片石墨的加入,反应液渐渐变成暗蓝色。撤去水浴,室温下搅拌6h后加入蒸馏水,抽滤,水洗至中性。将滤饼置于一洁净的表面皿中,在100℃下干燥至恒重,备用。 用分析天平称取5g干燥的预处理石墨和2.5g硝酸钾加入一带搅拌的500mL四口烧瓶中,再加入115mL98%浓硫酸,冰浴,待反应液温度降至0℃时,剧烈搅拌下,徐徐加入15g高锰酸钾,注意控制高锰酸钾的加入速度,加料过程中控制反应混合液的温度不超过20℃,高锰酸钾加入完毕后,撤去冰浴,改用水浴加热,当温度上升至35℃时,恒温反应3.5h。反应结束后,剧烈搅拌下,持续滴入230mL蒸馏水,滴加过程中将反应温度控制在98℃以下,水加完后,再将温度控制在(98±2)℃下反应30min。反应液加蒸馏水稀释至700mL,加入10mL5%盐酸洗去金属离子,20mL30%过氧化氢还原掉未反应的高锰酸和锰氧化物等,使之反应为无色可溶性硫酸锰盐。最后,将氧化石墨水分散液倒入一半透膜中,置于蒸馏水中渗析7天以除去其中的金属离子和酸,制得中性的氧化石墨水分散液。 用分析天平称取60mg氧化石墨于一100 mL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加热至设定温度,开启搅拌,1h后停止搅拌,将反应液在加热的条件下静置1h,再搅拌剥离1h,然后静置1h,如此循环数次(论文中所述的搅拌时间均为搅拌总时间)。最后将所得分散液在500r/min下离心30min,弃去固体,即可制得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 用分析天平称取一定量氧化石墨烯的DMF分散液于一洁净烧杯中,加入适量还原剂水合肼。将烧杯置于80℃恒温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待反应液颜色由棕色变为黑色后,即制得石墨烯均分散液。 项目已取得的成果(请附论文首页复印件或著作版权页及其它证明材料) 另附页 下一步工作 计划 对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对石墨烯如何掺杂进脲醛树脂进行研究;最后对脲醛树脂/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电性能测试。 当前经费使用情况说明和下阶段经费安排 使用情况说明: 实验所需药品(石墨粉、浓硫酸、高锰酸钾、硝酸钠、五氧化二磷、水合肼)花费200元。 下阶段使用安排: 购买合成脲醛树脂所需原料和性能测试所需材料,预计花费1000元。 指导老师意见 以进行较好的文献调研并开展了部分前期实验工作。 签 字 何光裕 年 月 日 学院中期检查意见 项目按计划正常进行。 公 章 年 月 日 基金管理委员会审核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附页: 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证明所制备样品为石墨烯,具体结果如下: (1) 石墨烯的AFM表征 将所制石墨烯分散液涂于Si片上,干燥后进行AFM表征,如图1所示。 图1 石墨烯的AFM图 由图1可以看出,除褶皱部分外,片中其它部分的平均厚度为1.0nm,此片可以看成是单片层石墨烯。 (2) XRD表征 XRD表征能得出材料的层间距、晶型和层与层之间排列状态等信息。天然石墨、氧化石墨与石墨烯的XRD表征如图2所示。 图2 石墨、氧化石墨与石墨烯的XRD图 由图2可以看出,天然石墨的衍射角为26°,氧化石墨的衍射角为11.26°,而石墨烯的衍射角为23.82°。经计算,本论文中氧化石墨的层间距达到7.837nm,说明石墨的氧化程度很高;石墨烯的衍射峰与天然石墨相距很近,说明大部分含氧基团已被还原了。另外经对比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