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生活第十课精选
文化: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社会: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 经济: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政治: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 文化: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社会: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国际: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返回 自然资产损失占GDP的比重 能源耗竭损失占GDP比重 GDP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但是GDP远非“完美”——— ??? 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 ??? 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 ??? 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 ????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 返回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 全面、协调、 可持续 的发展观 总体布局 全面进步 根本方法 6个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gGDP 返回 第一要义 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规律、理论、方式、难题、质量、效益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要求 日本的社会问题 返回 统筹兼顾 P88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返回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1、从总体小康到 全面小康 2、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新要求 3、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训练 4、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 方式 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新要求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我国实现 了三步走的第一、二步目标 2、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贫困到温饱、再由到小康的历史性 4、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5、我国人民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还要艰苦奋斗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微观表现 宏观表现 7、国内生产总值P86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即转方式 +三性+两个倍增+科技+四化+新农村+区域)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就业+收入+社保)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两型社会) 考点70: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到1999年) 全面小康(到2020年) 不同 标准 低水平的小康。1999 年人均GDP只有800多美 元;2010年人均GDP4412美元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生活质量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全面发展的小康 社会发展状态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差距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相同点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返回 考点7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全新) 十八大从经、政、文、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即转方式 +三性+两个倍增+科技+四化+新农村+区域)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在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