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聊斋志异》中的狐精.doc
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聊斋志异》中的狐精
内容摘要:《聊斋志异》是一部“遄飞逸兴”、“永托旷怀”之书,其鬼魅精怪的形象,包含着作者对于人之性情的见解和体悟。以出现最多的狐精为例,往往具有洞鉴人生的智慧、超越世俗的胆量、美人的外表,她们身上体现出被礼教所压制的人性本真。可以说狐性是人性中的狐性,人性是狐性(动物性)中的人性,二者交织互补。从中可见人性中恶念与善缘的发生。而人性与狐性的交织终究落在弃恶扬善的基调上,实际上是以“志异”的方式对人性地剖析,对传统道德与人格理想的张扬。
关键词:人性 狐性 互补
在《聊斋志异》中,有关动物精灵的故事占篇章总数的半数以上,蒲松龄对动物精灵描叙得曲折婉转,或感其义气或述其奇异。作者尝云:“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可见作者孤愤寄托于鬼怪精灵,他们区别于小说中人的特质,正是作者藉“万物有灵”的古老信仰,对人的某些天性的呼唤或展现。聂绀弩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之《〈聊斋志异〉三论》一文中讲:“它(精灵)实质却都是人,是人的生活。是把鬼怪草木鸟兽虫鱼之类变成人,写它们的人的生活,而不是相反。”基于此论断,本文认为:这些动物精灵实质是人之性情的载体,是人之性情夸张化和明显化的形式,同时也是人性中自然本真的一面。那么,如此剖析人性与狐性的关系,终究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聊斋志异》高珩序曰:“吾愿读书之士,览此奇文,须深慧业,眼光如电,墙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并能知圣人或雅言、或罕言、或不语之故,则六经之义,三才之统,诸圣之衡,一以贯之。”所谓“须深慧业,眼光如电,墙壁皆通”必得从最深层的人性的层面来看方能做到,所谓“知圣人或雅言、或罕言、或不语之故”必得从狐性与人性之关系的角度剖析。
《聊斋志异》共出现动物精灵16种,共计104篇,包括狐、龙、犬、蜂、狼、鱼、蛇、龟、蝶、鸟、牛蚰蜒、青蛙、蝎、鼠、猴、鸡。其中涉及狐精的篇章最多共计54篇,其余皆少。可见《聊斋志异》中的动物精灵尤以狐精为盛。学术界关于狐精的研究也是蔚为大观,比如有研究认为《聊斋志异》中狐女“身上更多地表现了人间女性的种种美德,这也体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烈歌颂和追求。”也有研究者认为“蒲松龄把狐当作现实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族类,像对待人一样,平等而公正的评价他们,表现他们,写出了不计其数光彩夺目、感人肺腑的狐与人的故事。这是《聊斋志异》写狐的一个主要方法。这也是它之所以与众不同、高人一等的重要原因。”以及“在他(蒲松龄)的艺术构思中,人与狐的交往,若有善意和诚意,狐必以善诚相报。这在人类间也是可感的行为,发至于狐则感而又异,足可光照卷帙。”正因为狐精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平等而错综复杂的,所以常常无意间为人带来灾祸而形成一种难以解决的爱情(或恩情)与宿命的矛盾,这些矛盾体现了人性与狐性的互补。
从故事情节来看,狐狸精可分为三种类型:恩仇纠葛类、人狐夙缘类、有异事类。关于有异事类狐狸精,对此类作者仅述其异,这是对魏晋志人、志怪传统的继承,此不赘述。前两类中人性与狐性交织体现得更为明显。
1.人性中的狐性――感念而生的恶缘
荀子说:“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所谓“生之故小人”的原因就是人性中有本能的欲望。在《聊斋志异》中,书生痴欲好色,也是“性”使之然,狐女则感念而来。以《阿秀》篇为例,刘子固对阿绣执著追求,以至于苦恋成病,而正在书生苦恋不得时,狐女以阿绣的样貌出现,抚慰书生寂寥的心情,书生只顾混沌地恋着阿绣,而阿绣样貌的狐女则洞晓着这一段情缘的因果始末,该来时自来,该走时自去,狐女的洒脱与书生的痴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因为她们以自己的灵异功能能够预知自己的命运。狐女的神秘和灵异深深地吸引着书生,以至于“心知其狐,而爱其美,秘不告人,父母亦不知也”(《狐女》)。书生的“痴”未必都是痴于情,有时也痴于色、痴于欲。狐精往往是展示人性恶处的媒介,她们的性情就是人性中的排斥教化的另一面。也许正因如此,作者对于恶狐的态度十分宽容和怜爱,并不是纯粹的批判,正如陈炳熙在《聊斋境界》中所说:“作者对狐的态度,没有丝毫的苛责,哪怕有一念之善也不愿泯没,表现了他对狐的宽厚,而且有很不一般的探索兴趣。”
蒲松龄并不是对狐精仅仅冠以美德,也往往将它们塑造为魅惑凡人,奸邪淫荡的形象。如《董生》、《海公子》等篇皆以此类故事说明了痴欲亡身的道理。
2.狐性中的人性――以义为先的善举
《聊斋志异》中的狐性,已有学者进行了分析:“《聊斋志异》里塑造了一系列狐女形象,她们集狐性、人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9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动工预算定额说明.docx
- YB∕T6294-2024 锌铝合金镀层弹簧钢丝(报批稿).pdf VIP
- TSGZ6001—201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正文.pdf VIP
-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西藏高考理综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VIP
- 超市经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xls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金色的鱼钩》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