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解题指导.pptVIP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解题指导.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解题指导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解题指导 分析形象类 [命题形式]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步骤: (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 (2)概括形象特点; (3)揭示作者情感。 三个要点: (1)是什么形象; (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示例1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答案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示例2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强化训练1 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 本诗展现了一个孤独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独。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表现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孤独寂寞之感得以安慰。 强化训练2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摊破浣溪沙 无名氏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心境的人物形象? 答案 词写船夫驾帆远航,他一会儿张帆打桨前进,一会儿听任船儿顺水飘流;边划船边看,有时觉得是山在迎面走来,有时觉得是船在前行。船夫的劳动生活轻松而愉快。 分析意境类 [命题形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思路 分析诗歌意境: 一要描摹诗歌图景; 二要概括意境特点; 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答题思路: 一、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景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二、在描摹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 三、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强化训练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秦川① 李 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②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是诗人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回家途中写的诗。②五陵:指长安城郊西汉五个皇帝的陵墓。 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所描写景物的特点不尽相同,诗人在诗中是想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试作简述。 答案 前四句描写的景象明净、壮丽,后四句描写的景物萧索、寒冷。诗人拟“乐景”衬“哀景”,创造出冷落、凄清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去官归家途中的怅惘心情。 分析技巧类 [命题形式] 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解题指津] 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 (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