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m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m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m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定义 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是机体经过长期 饥饿或营养不良,重新摄入营养物质后出现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 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最早于1940年由Burger等定义,他们报道了二战时期战俘和 集中营幸存者,有部分人在摄入高糖饮食之后迅速出现水肿、呼 吸困难和致死性心力衰竭;20世纪70年代发现部分接受全肠外营 养(TPN)的患者出现类似的症状;随后观察到慢性营养不良病例 ,如糖尿病高渗状态、神经性厌食、酗酒、营养不良老年患者, 在营养治疗的早期阶段也可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住院成年患者的RFS发生率为0.8% 恶性肿瘤患者为24.5% 接受TPN治疗患者为42% 患者合并危险因素时,营养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RFS。 包括: ①营养物质摄人减少:如长期低热量饮食或禁食、绝 食、神经性厌食、异嗜症、偏食等; ②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如酗酒、吸收不良综合征、吞 咽障碍、炎性肠病,以及十二指肠手术后等; ③营养物质代谢障碍:如病态肥胖、难治性糖尿病; ④营养物质消耗增多:如恶性肿瘤(特别是化学治疗阶 段)、腹部手术、艾滋病、肺结核等引起的体重下降(1 个月内下降超过5%,或3个月内下降超过7.5%,或6 个月内下降超过10%); ⑤其它,如长期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利尿药治疗、 肺部疾病如肺炎等。 上述危险因素当中,以长期饥饿患者的RFS发生率 最高,当其饥饿状态超过7~10 d,就有可能发生RFS。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改变:总的来说与RI分泌、电解质细胞内 转移和合成代谢增强有关。 1.饥饿时期,RI分泌下降伴随胰岛素抵抗,分解代谢多于合成 代谢,导致机体磷、钾、镁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消耗,然而 此时血清磷、钾、镁水平可正常。 2.重新开始营养治疗,特别是补充大量含糖制剂后,血糖升高 ,RI分泌恢复正常,RI作用于机体各组织,导致钾、磷、镁转 移入细胞内,形成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 3.糖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的增强还大量消耗维生素B1。 RFS的这种代谢特征,通常在营养治疗3~4 d内发生。 临床表现 RFS的电解质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 症状通常在再喂养开始1周内出现,而神经症状通常 在这些变化之后出现。主要症状与体征如下: ①循环系统:心律失常、AHF、低血压、休克; ②呼吸系统:呼吸肌无力、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③神经系统:麻痹、瘫痪、手足搐搦、肌肉震颤、肌 无力、谵妄、幻觉、韦尼克脑病; ④消化系统:腹泻、便秘、肝功能异常; ⑤血液系统:脓毒症(继发于白细胞功能障碍)、出血倾 向、溶血性贫血; ⑥代谢系统:代谢性酸中毒; ⑦泌尿系统:急性肾小管坏死(继发于横纹肌溶解); ⑧运动系统:肌肉疼痛、肌无力、横纹肌溶解症。 有学者统计近年RFS病例报道,上述症状按发生总例 数排列依次为: 肌无力(19例)、腹泻(16例)、感觉异常(1l例)、 心动过速(6例)、轻度的呼吸困难(3例)、 肝功能异常(2例)、肢体麻痹(2例)、谵妄(2例)、 横纹肌溶解(2例)、肌肉疼痛(1例)、便秘(1例)、 四肢瘫痪(1例)、辅助通气时间延长(1例)、 心跳骤停(1例) 诊断 诊断RFS的关键在于筛选出前述的RFS高危人群, 且其营养不良应持续1周以上。当这些患者在营养治疗 期间发生: 1.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 2. 血磷水平低于0.5mmol/L。 3.血CK活性超过正常上限的1.5倍,可以诊断横纹肌 溶解症。 鉴别诊断 此外还应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检查以评估病 情和协助诊断。除RFS外,很多疾病也会合并低磷、低 钾、低镁血症和维生素B缺乏: 1.未控制的糖尿病、碱中毒、脓毒症; 2. 酗酒、手术、腹泻、呕吐、肝硬化; 3.高钙血症、范科尼综合征; 4.使用糖皮质激素、RI、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等, 其中很多疾病是RFS的高危因素,可与RFS同时存 在,应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及营养状况进行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 根据欧洲2007年发表的指南及其他文献报道,营 养治疗时期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少RFS发生率。 1.治疗前对有发生RFS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甄别,在 其营养治疗前应检查电解质水平,纠正电解质紊乱, 必要时可延迟营养治疗12—24 h; 2.经验性补充磷、钾、镁、维生素B、复合维生素B; 3.检查心电图。 4.设计营养治疗方案时应适当升高热量供应中脂肪的 比例,因为脂质代谢不会直接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不 需消耗磷。 方案 治疗第1~3日为液体复苏期,应预防低血糖、低热量、脱 水,评估补液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