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复习要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工程复习要点整理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 说明几种单斗挖土机的名称、挖土的特点、适用范围、作业方式。(正铲,反铲,抓铲,拉铲)(7-9页) 正铲挖土机:特点:前进向上,强制切土。范围:力大,生产率高。一般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上的1~4类土。作业方式:a正向挖土,侧向卸土,即挖土机向前进方向挖土,运输工具停在侧面装土。b,正向挖土,后方卸土。即挖土机沿前进方向挖土,运输工具停在挖土机后方装土。 反铲挖土机:特点:后退向下,强制切土。范围:其挖掘力比正铲小,能开挖停机面一下的1~3类土。作业方式:a沟端开挖,即挖土机停在沟端,向后倒退着挖土,车停在两旁装土。b沟侧开挖,即挖土机沿沟槽一侧直线移动,边走边挖。 抓铲挖土机:特点:直上直下,自重切土。范围:其挖掘力较小,只能开挖停机面以下1~2类土。在软土基的地区,常用于开挖基坑、沉井等。 拉铲挖土机:特点:后退向下,自重切土。范围:其挖土深度和挖土半径均比较大,能开挖停机面以下的1~2类土。作业方式:基本与反铲挖土机相似。拉铲的回转角度小,边坡开挖整齐,生产效率高。 2、 “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 3、土的工程性质: 天然密度、密实度、可松性、含水量、渗透性、沉降量、压缩性。(课本上:天然密度,干密度,可松性,透水性,含水量,密实度)(3-4页) 4、填土的压实方法、影响压实因素、(11-12页)最佳含水量(4页) 压实方法:碾压(大面积的填土),夯实(小面积的回填土),和振动(振实非粘性土) 影响压实因素:压实工,土的含水量,每层铺土厚度 最佳含水量:在一定含水量的条件下,用同样的夯实机具,可是回填土达到最大的密实度,此含水量成为最佳含水量。 5、填土压实质量检查中干密度、压实系数作用。(14页) 填土密实度以设计规定的控制干密度ρ或规定压实系数λ作为检查标准。λ=ρd/ρdmax。检查压实后的干密度可采用环刀法取样。 6 边坡1:m。m=B/H(14页) 7、轻型井点降水。(24-28页) 轻型井点设备: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 轻型井点布置:根据基坑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等而定。1、平面布置: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c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cm时,可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以不小于槽宽为宜。如果宽度大于6cm或土质不良,则用双排线状井点。面积较大的基坑宜用环状井点。 高程布置:H≥H1+h+IL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 h: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最小距离,一般取0.5~1.0m I:水力坡度,根据实测:双排和环状井点为1/10,单排井点为1/4~1/5 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单排井点为至基坑另一边的距离(m) 当一级井点系统达不到降水深度要求时,可采用二级井点 轻型井点的计算:参照书上内容(27-28) 8、流砂现象、原因及防治。(22页) 流砂现象:土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粒能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原因:细颗粒、颗粒均匀、松散、饱和的土容易发生流砂现象,但是否出现流砂现象的重要条件是动水压力的大小(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浸水浮重度,发生流砂现象)。 防治:降低地下水,水下挖土法,打钢板桩法,地下连续墙法等多种,可根据不同条件选用 9、刚性、柔性基础,(34页)换土垫层。(37-38) 刚性基础:用抗压强度较大,而抗弯、抗拉强度较小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如砖,毛石,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基础均属于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基础 换土垫层:换土垫层发是先将基础地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中粗砂,碎石或卵石,灰土,素土,石屑,矿渣等,再分层夯实,最为地基的持力层。它的作用在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通过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减少垫层下天然土层所承受的压力,这样就可以减少基础的沉降量。换土垫层法对于解决荷载较大的中小型建筑物的地基问题比较有效。这种方法能够就地取材,不需要特殊的机械设备,施工简便,技能缩短工期,又能降低造价,因此得到普遍使用。 {参照课本内容(37-38)} 10、重锤夯实与强夯。(39-41) 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械将重锤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重复夯打击实地基。经过夯打之后,形成了一层比较密室的硬壳层,从而提高了地基强度;适用于处理各种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其效果与锤重、锤底直径、落距、夯实遍数和土的含水量有关。 强夯法:利用起重设备将8~40t的夯锤吊起,从6~30m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属于高能夯击。适用于碎石土、砂土、非饱和的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强夯法是一种效果好、速度快、节省材料、施工简便的地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