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组修复 14.6.3 DNA损伤的修复 跳过损伤部位 新链产生的缺口由母 链通过重组方式弥补 原损伤部位并没有切除,但在后代逐渐稀释。 SOS修复 这是一种在DNA分子受到较大范围损伤并且使复制受到抑制时出现的修复机制。 在E. coli,各种与修复有关的基因,组成一个称为调节子(regulon)的网络式调控系统。 这种修复特异性低,对碱基的识别、选择能力差。通过SOS修复,复制如能继续,细胞是可存活的。然而DNA保留的错误较多,导致较广泛、长期的突变。 14.6.3 DNA损伤的修复 14.6.3 DNA损伤的修复 进化、变种、癌症、诱变育种等都是基于这一机理 诱导校对能力差的DNA聚合酶形成局部“乱配” 14.7 基因重组和克隆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nt): 由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的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并形成新的DNA分子的过程。 接合作用 (conjugation) 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 转导作用 (transduction) 转 座 (transposition) 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位点特异的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克隆(clone) 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获取同一拷贝的过程称为克隆化(cloning),即无性繁殖。 基因克隆(gene clone): 在体外对DNA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DNA导入靶细胞进行扩增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的过程。 14.7 基因重组和克隆 基因克隆的技术——DNA重组技术(DNA recombinant technology) 14.7 基因重组和克隆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DNA重组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用,包括上游的DNA重组技术和下游的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生物体)的大规模培养、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及其应用等。 Stanley Cohen Herb Boyer 1986年Nobel生理医学奖 14.7 基因重组和克隆 基因克隆的基本过程 分 分离目的基因和载体基因 切 限制酶切目的基因与载体 接 拼接重组体 转 转入受体菌 筛 筛选重组体 基因载体 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常用载体 质粒DNA 噬菌体DNA 病毒DNA 14.7 基因重组和克隆 质粒(plasmid):是独立于染色体以外的能自主复制的、并能稳定遗传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 14.7 基因重组和克隆 目的基因 重组DNA 重组DNA的转化/转染 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 重组体的表达 分析与开发应用 载体 14.7 基因重组和克隆 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 在烟草中表达 人生长素基因被导入并整合到右边小鼠的基因组中 番茄工程植株具有抗昆虫幼虫的能力 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需要引物、复制起点与方向、复制有关的概念; DNA复制的条件:底物、模板、引发体、DNA聚合酶、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因子; DNA复制的过程:起始、延伸与终止、 DNA复制的保真性; 端粒DNA的合成:端粒酶和端粒的合成机制; 逆转录作用:反转录酶和逆转录过程; DNA的损伤与修复: DNA的损伤、引起损伤的因素、光复活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 中心法则: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分子,从而决定生物体的表现型。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就构成了遗传学的中心法则(DNA处于生命活动的中心)。 反中心法则:在RNA病毒中,其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R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反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再由DNA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给蛋白质。 * * * * 提出问题——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问为什么? 科学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解释和推理,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实验验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设计非常重要 * * * * * * 按碱基配对原则 ; DNA聚合酶的作用 (错配率10-4~10-5): 对配对碱基的识别作用(选择正确的碱基参入到引物末端); 对底物的识别作用(先识别引物最后一个碱基是否正确,后识别参入的dNTP是否正确); 校正阅读; RNA引物最终被切除,提高了复制准确性; 复制完成后,特定的修复酶系统对错配碱基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