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及其复方制剂与合.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一、β-内酰胺酶抑制剂概述 二、典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介绍---舒普深 三、其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简介 第二部分 一、碳青霉烯类概述 二、典型碳青霉烯类介绍---泰能 三、其他碳青霉烯类简介 一、β-内酰胺酶抑制剂概述 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Lactamase inhibitors)是一类新的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药物。质粒传递产生β-内酰胺酶,致使一些药物β-内酰胺环水解而失活,是病原菌对一些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的主要方式。为了克服这种耐药性,除了研制具有耐酶性能的新抗生素外,还发现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药物。 ?-内酰胺抗生素的分类 氧青霉素类 克拉维酸(棒酸) Clavulanic Acid 青霉烷砜类 舒巴坦 Sulbactam 舒普深化学结构 头孢哌酮: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妨碍粘肽形成,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舒巴坦:本身抗菌活性弱,与β-内酰胺酶不可逆性结合,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β-内酰胺酶水解破坏,与头孢哌酮合用可产生明显协同作用,因此敏感菌株对本复方制剂敏感性较单用头孢哌酮更强。 【适应症】【抗菌谱】 【适应症】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和其他腹腔内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骨骼及关节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及其他生殖系统感染。 【抗菌谱】 G+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等; G-需氧菌:肠杆菌科,流感嗜血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等; 厌氧菌:G-杆菌(拟杆菌属),G-、G+球菌(消化链球 菌),G-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 【用法用量】 皮试,静脉滴注。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量溶解,然后再用同一溶媒稀释至50~100ml供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0~60分钟。 成人:常用量一日2~4g,严重或难治性感染可增至一日8g。分等量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舒巴坦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4g。 儿童:常用量一日40~80mg/kg,等分2~4次滴注。严重或难治性感染可增至一日160mg/kg。等分2~4次滴注。新生儿出生第一周内,应每隔12小时给药1次。舒巴坦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80mg/kg。 【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射本品(1g头孢哌酮,1g舒巴坦)5分钟后,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平均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236.8mg/L和130.2mg/L,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0%~93%和38%,血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7小时和1小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体液中,包括胆汁、皮肤、阑尾、输卵管、卵巢、子宫等。该药主要经肾排泄,所给剂量的约25%头孢哌酮和84%舒巴坦随尿排泄,余下的大部分头孢哌酮经胆汁排泄。多次给药后两种成分的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每8~12小时给药1次未发现药物蓄积作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稀便、轻度腹泻、恶心、呕吐等。 2.过敏反应:斑丘疹、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药物 热。这些过敏反应易发生在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中。 3.血液系统: N↓、Hb ↓ 、PLT ↓ 、嗜酸性粒细胞(E) ↑ 、低凝血酶原血症等。 4.实验室检查:ALT ↑、AST ↑、碱性磷酸酶(ALP) ↑和血胆红素(STB) ↑ ,BUN或Cr ↑,多呈一过性。 5.其他反应:头痛、发热、寒战、注射部位疼痛及静脉炎、菌落失调等。 【禁????忌】【注意事项】 【禁????忌】 对青霉素类、舒巴坦、头孢哌酮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过敏患者禁用。【注意事项】 1.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患者禁用。 2.如应用本品时,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地抢救,予以肾上腺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等紧急措施。 3.肝、肾功能减退及严重胆道梗阻的患者,使用本品时需调整用药剂量与给药间期,并应监测血药浓度。 4.部分病人用本品治疗可引起维生素K缺乏和低凝血酶原血症,用药期间应进行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监测。同时应用维生素K1可防止出血现象的发生。 【注意事项】 5.在使用本品进行较长时间治疗时,应定期检查患者肝、肾、血液等系统功能。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其他婴儿特别重要。同时也应防止引起二重感染。 6.患者在应用本品时应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也应避免如鼻饲等胃肠外给予含酒精成分的高营养制剂。 7.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时,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变化。 8.对诊断的干扰:用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直接抗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c成果报告减少工程cad电子文件传输描图故障次数.doc
- Reference and Inference - ITIS Cannizzaro Coll..PPT
- REQUIREMENTS DOCUMENT.DOC
-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研究.doc
- RDZ Workench - Introduction.ppt - IBM.PPT
- Sand Casting - Engineering Materials.PPT
- SCL一1 0 Avp-使用说明书.DOC
- See active RMB exchange rate form the performa..DOC
- Set up a simple profit and loss account for yo..DOC
- SCT6 Construction Total Station Tutorial-revis..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