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劝学 课件(鲁人版必修一).ppt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现在我们也讲究终身学习,请结合现实谈一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明确】(1)社会发展在于科技,科技发展在于教育,今天我们提倡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人们重视学习和发展。对每一个人来说,终身学习是明智的选择。 (2)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学习如果不能持之以恒,不会真正领悟到知识的精华之所在,从而也就不会有所成就。 (3)荀子在文中勉励人们学习,认为后天的学习能改变先天所具有的“人性恶”的本质,从而具备“圣心”,成为君子。这是按封建上层阶级的道德标准来要求的,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是,从道德修养的层面来看,他的观点与今天倡导的“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路是一致的,重视品德修养,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具体分析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明确】(1)突出积累、坚持之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以“骐骥”与“驽马”做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然后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做对比,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 (2)增强说理的分量。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做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说明前者“用心一”,后者“用心躁”。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5.“劝学”中的“劝”怎么理解?荀子到底“劝”人们学什么? 【明确】“劝”指劝勉,勉励。 荀子“劝”人们学习的内容有: (1)学习做人。因为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是文中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点上看,荀子劝人们学习做人。 (2)通过学习改造人恶的本性,提高人的品德修养。通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强调品德的形成。 所以,荀子“劝”人们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那就是“品德”。 【归纳提升】 一、脉络梳理 二、主旨归纳 本文运用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作用、态度和方法,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素材1:语言角度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运用角度】“持之以恒”“优势与劣势”等。 素材2:思想角度 荀子的学习观:荀子认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智 明,“知明而行无过矣”。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 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运用角度】“学与思”“智与行”“积累”“恒心” “借是一种智慧”等。 【运用示例】 示例:(对应素材2)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早在几千年前,先贤荀子就指出了“借”的妙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确,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借的体现还少吗?姑且以借酒为例吧。 (节选自高考优秀作文《握好“借”的利剑》) 示例:(对应素材1) 历史的风云把我们的视线带回到古老的年代。一幅火烧赤壁的惨烈画面向我们诉说着一代枭雄的沉思:优势啊优势,为什么拥有了你却成就了千古难忘的耻辱? 曹操——镇压黄巾起义中崛起的大军阀,横行中原的一代枭雄,凭借其英勇神武统一北方,之后,破荆州降刘琮,旌旗蔽日,舳舻千里,水陆大军号称八十三万顺流而下,直指东吴。周瑜力劝孙权,率兵拒曹。孙、刘联军不过几万,但孙、刘谨慎从事,火烧赤壁,曹几十万大军俱为灰烬,三国鼎立之势成矣。曹操骄傲轻敌,败在了自己的优势上。曹操——一代枭雄,你怎么就不明白“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道理呢? 历史用熊熊烈火告诫人们:生存没有不变的法则,人生没有不变的优势。 (节选自高考优秀作文《没有不变的优势》) 劝学 阅读课文第1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学不可以已(_____) (2)取之于①蓝而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