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原子物理》.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物理》

《原子物理》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 §1 背景知识 狭义相对论有关公式: 静质量m0,质量m,光速c,速度v,动量p,动能Ek,静能量E0,总能量E。 质速关系: 质能关系:,, 动量: 能量动量关系: 1897年从实验上确认了电子的存在。电子电量:,电子质量:,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 原子质量又常用u作单位。定义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原子质量单位u,。 §2 卢瑟福模型的提出 卢瑟福用α粒子入射到金箔上,发现有相当一部分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有散射角达到1800的,这使他不得不放弃了汤姆孙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模型:一切原子都有一个核,它的半径小于10-14米,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Ze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原子半径约10-10米,电子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绕核运动。 §3 卢瑟福散射公式 动能E,带+Z1e电荷的粒子以一定速度向带电+Z2e的看作静止的原子核(靶核)入射,原子核到入射速度方向的距离b叫瞄准距离,散射方向与入射方向间夹角为θ,记,利用能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散射角与瞄准距离之间的库仑散射公式:。粒子离核最小距离 如果金属箔厚度t,单位体积中有n个原子核,入射粒子总数为N,那么被散射到θ方向立体角元d?()中的粒子数是 §4 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1913年盖革-马斯顿用实验证明了由卢瑟福公式推出的四种关系。 用卢瑟福公式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约为费米(fm)的数量级。。 §5 行星模型的意义和困难 意义: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为研究物质结构和材料分析提供了粒子散射这样一种手段。 困难: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同一性,再生性。 第二章 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 §6 背景知识 经典物理无法完全解释黑体辐射能量密度随频率变化的实验规律,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设从而导出了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的普朗克公式。能量量子化假设:电磁辐射的能量交换是量子化的,,…,h叫普朗克常数。 经典物理无法完全解释光电效应的四条实验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光量子假设:光是一粒一粒光子形成的光子流,光子能量。ν是频率。 光的强度随频率(或波长)分布的关系图叫光谱。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这也与经典物矛盾。 氢原子的所有谱线的波数(波长λ的倒数)都可用一个经验公式表示:。式中里德伯常数,B = 364.56nm。…,对每个…。对应分别构成赖曼系、巴耳末系,帕邢系,布喇开系,普丰特系。 §7 玻尔模型 玻尔的三个假设:① 经典轨道加定态条件。电子在分立的圆轨道上绕核转动,不产生电磁辐射。② 频率条件:当电子由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时,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或吸收能量,。③ 角动量量子化:电子运动的角动量是量子化的,,…,。 将玻尔理论应用于氢原子,可以导出里德伯常量,氢原子轨道半径,氢原子运动速度,氢原子能量。 §8 实验验证之一:光谱 上述玻尔理论得出的R与实验值RH在万分之五的精度内符合。如果考虑到核的运动,里德伯常量和能量表达式中的电子质量 me应以折合质量μ来代替,这样理论值和实验值就完全一致。但电子的轨道半径即电子离质心的距离不变。 只要把氢原子有关公式中的e2换成Ze2,就可得到类氢离子的相应公式,如类氢离子的能量:。波数 §9 实验验证之二:夫兰克-赫兹实验 夫兰克-赫兹实验充分表明原子不是对所有能量都能吸收,只能吸收特定的能量,这证实了原子中确有不连续的能级存在。 §10 玻尔理论的推广 为解释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索末非把玻尔的圆轨道推广为椭圆轨道,并引入了相对论修正。 碱金属原子中一个价电子在带+e电荷的原子实的库仑场中运动。由实验可得出它们的能级图和谱线构成。 对于主量子数n 的能级都有n条分裂的能级,可以用角量子数l来标定,l = 0,1,2,3,4…n-1,分别用字母s,p,d,f,g …表示。 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要满足跃迁选择定则:。以锂为例,形成主线系,形成第二辅线系(锐线系),形成第一辅线系(漫线系),形成基线系(柏格曼系)。 第三章 量子力学导论 §11 玻尔理论的困难 玻尔理论是半经典半量子的产物,在理论中存在着逻辑上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又对比氢原子稍复杂些的原子及光谱强度等实际问题无法解释。 §12 波粒二像性 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有能量E = hν 和动量P = h / λ。德布罗依于1924年提出了所有物质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具有动量P的自由粒子相当于一个波长λ的平面波,。在非相对论下。 1925年戴维孙-革末用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验证了德布罗依假设。 §13 不确定关系 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不能像经典粒子那样同时具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