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第七八单元考点梳理课件必修3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纲要求: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 * 基础知识 一、两弹一星 意义 成就 含义 目的 两 弹 一 星 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打破了核垄断,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基础知识 二、载人航天 (一)过程 1、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 战略决策。 2、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先后进行了4次无 人成功飞行试验。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行成功。 (二)意义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基础知识 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成就: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 新品种---南优2号。 2、意义: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 饿问题。 合作探究 1、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 (4)吸取国际相关科技成果。 合作探究 2、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核 能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有哪些? (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的核垄断 (2)主要成就及意义: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 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 有重要意义。 ②相继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源源不断 地向社会提供电力。 1、(广东省深圳市2007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中国的现实意义是 (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在联合国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C.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D.迫使美、苏改善了对华关系 当堂训练 C 2.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 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当堂训练 D 当堂训练 B 4、观察图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②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C.图③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图④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堂训练 D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纲要求: 1、文学: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 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 2、美术: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 画派和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3、影视: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成果 特点 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 一、19世纪的世界文学 ①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 ②对新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 寄托。 在政治上反封建制度,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 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创 作风格上,构思想象力丰富,情节跌宕起伏。 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典型表现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德意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基础知识 成果 特点 背景 现实主义文学 基础知识 一、19世纪的世界文学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 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 的 “社会百科全书”; 狄更斯(英国):《大卫·科波菲尔》; 普希金(俄国):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安娜·卡列尼娜》; 其他:安徒生(丹麦);易卜生(挪威)《玩偶之家》 马克·吐温(美国) 基础知识 二、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成果 特点 背景 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 西方文学 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深刻的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手法比较怪诞,和传统文学有很大的差异。 海明威(美国):《老人与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历史23课 探究课 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件.ppt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岳麓版知识精讲.doc
- 高三历史28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课件.ppt
- 高三历史26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课件.ppt
- 高三历史25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课件.ppt
-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手工业发展线索.doc
- 高三历史专题:中国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课件.ppt
- 高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主要双边国家关系;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 高三历史专题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
-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课后习题答案人民教育出版社.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