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方法探究.doc
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方法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 写作能力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63-02
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感到无事可写、无材可用,提不起写作兴趣。究其原因,是学生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的作文教学方式,导致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进反退。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对事物特征的敏感度
写作中有许多情境是需要学生通过感官去认知的,要使学生懂得在文章中塑造细腻感人的情境,必须要提高其感性认识,增强对事物特征的敏感度。相比而言,感性认识强的学生会对事物特征有更高的敏感度,就能塑造出细腻生动的情境,写作能力更胜一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对事物特征的敏感度的有效举措有:
1.观察细节法
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追本溯源,其根本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注重对事物细节的观察和了解,深入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形态特征。在教学中,用观察细节法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即遵循从单一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从表面到内部的规律,如我在指导学生用观察细节法观察小猫时,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观察小猫――困意来袭时和精神十足时眼睛的形态,生气时和高兴时的样子,小猫的爱好习性等。某位学生按教学的引导要求,经过细致观察后,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邻居家有只小猫,全身毛绒绒的,绒毛中夹杂着美丽的花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想睡觉时,眼睛就会眯眯的,瞳孔变成细细的;睡醒时,眼睛就变成圆圆大大的,瞳孔也随之变成圆圆黑黑的了。小猫椭圆的鼻子下方有一张小巧的嘴巴,当它“喵喵”叫的时候,显得十分温顺。小猫还有一条上下不停摆动的尾巴哦。
从这段话对小猫的描写,可知学生已经深入了解了小猫的特征,于是轻轻松松就能把小猫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因此,教师要选择典型的教学观察对象,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逐步提高学生对事物细节的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2.塑造意境法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优美的轻音乐或者朗读优美的文段,让学生在倾听的同时想象和体会其中的美妙意境。如播放班得瑞的钢琴曲《雪之梦》,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教师引导学生随着钢琴弹奏,逐渐进入一个雪花飞舞的美妙世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正处在雪景之中,闭上眼睛深呼吸,细细去体会心灵的颤动。某位学生是这样描述的:
冬日里,你看那树林里,承载着白雪的枝丫,被雪压得低垂下来,似乎还不时打着寒颤。偶然,一阵清爽而带着几分寒意的风儿涌来,枝头白色的粉末便像烟雾似地抖落下来。仰面瞻仰那豁亮的天空,无数片乱舞的雪花悠悠地撒落,静静地落在我的脸上、头上、肩上,我宛若置身于漫天舞雪的童话王国,享受着这些可爱天真的精灵带来的美好。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体会到了其中意境的美好,即便是想象的作文也写得极为饱满了。教师应留心观察,多发掘生活中可用于作文教学的自然现象或音频资料,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渲染,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美好的意境。
二、注重日常积累,增加写作素材
作文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与作者文学素养的高低息息相关,而文学素养的提升通常靠日常的不断积累而形成。所以,改变学生作文难的现状,要注重学生的日常积累,增加学生日常的阅读量,才能为写作储备充足的素材。
1.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文学作品
许多学生对课外文学作品不感兴趣,觉得那是枯燥无味的东西,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师可以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或者其中的一些经典句子放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欣赏。比如我让学生欣赏《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经典句子――“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让学生积极发言,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学生甲: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所以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都有不幸福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各有各的不幸。
学生乙:幸福的家庭就如考一百分的试卷,答案都是一样的,不幸福的家庭就是考得不好的试卷,答案千差万别,所以幸福的家庭可以通过选择和努力来创造。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对课外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的作文将大有用处。
2.要求学生多积累好词好句
在平时的阅读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来,在今后的写作中,遇到与摘抄的句子有关的作文题材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了。教师可阶段性地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分享自己摘抄的句子或段落,不仅强化记忆,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动车检测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题)(1).docx VIP
- (一模)九江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考试题库.pdf VIP
-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经典】.pdf VIP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宫崎骏《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电影介绍PPT模板.pptx
- 2021年中考英语介词专项练习题45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教育机构年度总结和来年规划.pptx VIP
- 从“洋芋”到“土豆”文化融合——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