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

高中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 * 走进海洋文明发源地——希腊 宙斯婚后经常离开奥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当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垂泪,发誓再也不回家。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使妻子和他和解。 他佯装同一个双目明亮的仙女结婚。实际上他娶的是一个木偶,给它穿上衣服后用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牛车。然后走街串巷让车夫沿途告诉别人,车上坐的是宙斯的未婚妻。赫拉得到消息,对丈夫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十分愤慨。她来到华丽无比的牛车前,向她虚假的对手扑上去,把对手的衣服和帽子撕成破布,当她把对手的面纱扯下来,大吃一惊,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是她笑了,最终和丈夫一同回到奥林匹斯山。 宙斯与赫拉的故事 天后赫拉 众神之父宙斯 玉皇大帝 观世音 “人文主义”一词广义上讲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 历史必修3 第二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 关于智者学派 “智者”意思为哲人,指非常聪明的人。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腊城邦出现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他们自称为“智者”,形成智者学派。 奥林匹亚和宙斯神殿遗址远眺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2.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1.智者学派 公元前8世纪 雅典城邦萌芽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公元前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 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公元前5世纪 伯利克里执政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和衰落 公元前4世纪 城邦制渐衰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2.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1.智者学派 政治: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平民地位提高 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正如《剑桥古代史》所说: 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 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 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 里的干酪,可以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 兰的床铺,枕迦太基的枕头。”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2.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1.智者学派 政治: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平民地位提高 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经济:工商业经济的发达(根本原因) 3.普罗泰格拉的命题 普罗泰格拉 公元前490~前420年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肯定了人的价值 否定了神的至高无上 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这幅漫画说明什么? ① ② ③ ④ 共同探究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2.智者学派出现背景 1.智者学派 3.普罗泰格拉的命题 积极:肯定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取向的自由,忽视客 观真理,造成社会的无序和道德沦丧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最 后因触犯了当时 权贵的利益而被 判处死刑。有的 弟子劝他借机逃 走;有弟子和朋 友愿意代他赎 罪,但都被他拒 绝了。为了维护 真理正义,他表示:“服从国法,是市民的义务”。于是他为真理而殉难。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关注伦理道德研究 2.苏格拉底的命题 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进行了论证: 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 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能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知识。 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 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前399年 “美德即知识”。 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前399年 “美德由教育而来” 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实现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苏格拉底就把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 “认识你自己” 他认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应该研究人及其社会。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 “我无知, 所以我求知”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关注伦理道德研究 2.苏格拉底的命题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