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课堂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

高中历史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课堂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课堂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二

* * 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 人类有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才开 始有了自己的历史;“第一历史活动”(马、恩) 学习经济史的原因: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活动不但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社会政 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本册教材主题: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或发展进 程中的重要内容。” 五个单元(目录)及其间的联系: 在叙述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进程中的重要 内容的同时,展示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 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 展的趋势。 学习方法和要求: 第 1 课 精 耕 细 作 的 农 业 生 产 体 系 的 形 成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体系: 是若干有关某事物的各方面相 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精耕细作: 是指传统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平已达至 “成熟”,两途径或表现:扩大耕地面积 和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 农业生产体系: 生产工具、耕作技术、作物品种、水利 工程、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天文历法 等等。 条件 世界农业起源中心:西亚、中南美洲、东亚 东亚农业起源的中心主要在:中国 一、农业的起源 1、概况: 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2、特点 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地域 差别明显,形成了“北麦南稻”的局面;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也渐发展; 以石器、耒耜为工具;刀耕火种。 五谷: 黍 稷 麦 菽 麻 稻 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粟麦 水稻 练习: 1、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是( )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种植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家畜饲养业出现 2、下列关于中国原始农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B、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C、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D、发展之初并无地域差别 我国远古时代为何会形成北麦南稻的生产格局? A d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 ——马肃《绎史》 材料二:据考古资料信息,在距今约8000年的河北武安 磁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约80个藏粟的窖穴,内中残存的 以粟为主的粮食约有5万千克;在距今约7000-5000年的 陕西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发现了多处粟的遗存。 请回答:上述两则材料提供的主要历史信息是什么? 两则材料哪一则更有说服力? 二、农业生产方式的形成并成熟 1、 农具的变迁:(质;形;灌溉工具;) 动力“革命”: 2、 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和汉代的著名水利工程: 大规模治理黄河(史实?) 西域地区的坎儿井; 水利建设的著述: 3、 大规模的 简单协作(商周) 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春秋) 农具 耕力 耕技 进步 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牛耕开始;汉代推广 代田法;多种农学著作; 耕作 组织 方式 变化 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关系的变化 汉代耧车的发明 这种牛耕方式 俗称“二牛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 “耦犁”。 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 宝瓶口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王景— 治理黄河, 千载无患。 黄河在河套平原 明代潘季驯— —束水攻沙 降服恶龙。 《河防一览图卷》 (局部) 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经历了一个不断 变化的过程。结合课文所述,回答: (1)商周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的主 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2)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因果之间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3)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中的一首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 犹饿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哪些因素 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4)自耕农经济有何特点? (5)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什么非常重视保护小农经济? 脆弱性,极易破产;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古代国家政府的赋税徭役的承担者; 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 农业的 起源: 以种植 经济的 出现为 标志 农具 耕力 耕技 进步 水利 工程 兴修 耕作 组织 形式 变化 精耕细作 的农业生 产体系形 成 本课小结: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