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摸模拟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一摸模拟试题

高三地理一摸模拟试题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8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读图回答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 下图是甲(49°46′N)、乙(32°N)两山地在冬至日不同时刻,北坡和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0.1卡/(平方厘米·分)〕的变化图。分析回答以下3题。 3、图中序号代表的坡向正确的是 A、①③表示南坡 B、②④表示南坡 C、②③表示北坡 D、①④表示北坡 4、图中X、Y的值分别为 A、 B、 C、 D、 5、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B、乙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C、甲地区的人口出现老龄化 D、乙地区冰川地貌广泛分布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完成以下2题。 6、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大体上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7、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读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某区域示意图,分析斜线所示地区。回答以下2题。 8、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 B. 冲积低平原C. 河谷平原 D.三角洲 所示区域不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旱 B. 洪水C. 土地盐碱化 D沙尘暴 10、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积雪冰川带 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11、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 原因是南坡 A.纬度低 B.相对高度大 C.向阳坡 D.迎风坡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2题。 12、图中G湖泊按成因最可能属于 A.断层湖B.火山湖 C..堰塞湖 D.冰蚀湖 13、图中E山峰顶部的地貌特征为 A.尖角状 B.浑圆状 C.平顶状 D.阶梯状 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 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 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上。据此回答2题。 14、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A.122.5°E ,21°34ˊN B.120°E,45°N C.117.5°E,21°34ˊN D.120°E,23°26ˊN 15、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A.4月4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7月5日前后  D.9月9日前后 图2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读图回答2题 图2 16.关于该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高山地区,没有平原 B.属于内陆国,降水稀少 C.河流多而湍急18.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 A.130 W/m2 B.110 W/m2 C.90 W/m2 D.70 W/m2 19.下列资源在H岛比较丰富的是 A.地热 B.水能 C.太阳能 D.铀矿 20.E岛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热带种植园 图6 第二卷 21.(7分)读某地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M海峡是 ,N河流的名称是 。(2分) (2)简要说明图中Q地区年降水特点和原因。(3分) (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和不利影响。(2分) 22. (13分)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城市是省级行政中心。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丁两个城市在同纬度地区,分析丁的气温比甲的气温高的原因。(2分) (2)图中甲、丙两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在布局类型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分) (3)分析乙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5分) (4)该地区属于“西气东输”管道经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有哪些(全称)。(3分) 21.(1)霍尔木兹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