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诗 味 品 析 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看它造出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 * 死 水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诗人、学者、战士。主有诗集《红烛》、《死水》,他潜心钻研古籍,从唐诗出发,到楚辞、庄子、诗经、周易、神话,进而金石甲骨......,他在古代文化领域里尽情遨游,涉猎之广,用功之勤,考核之精,得到了郭老的高度赞扬。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1946年7月15日父子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国民党卑鄙手段刺杀于昆明。 1922年8月在芝加哥美术馆前留影。 1938年春闻一多、李继侗蓄起胡须,相约抗战不胜利不剃须。 抗战中后期,物价暴涨,闻一多不得不已挂牌制印。 闻一多制印所用工具及文具。 1946年闻一多在昆明阅读《新华日报 》 1946年10月4日,上海各界5000余人隆重悼念李公仆、闻一多。 闻一多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闻一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讲究“三美”: 音乐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 绘画美:主要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    的整齐。 写作背景: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的原由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 一、本诗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请分析本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二、诗人选用了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的词语来描写这沟发着恶臭的死水,将丑恶写的很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请品味本诗的语言的绘画美。 整体思考讨论: 一、“死水”的象征意义大致有三种: 1.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表面繁华实则充满罪恶的美国社会。(1925年4月,诗人正在美国。) 2.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军阀政府。(发表于1925年4月,而这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制造了血腥镇压爱国学生的“三一八惨案”。) 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国。(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整个中国处在白色恐怖的黑暗之中。诗人于1928年遍成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并告别诗坛。) 《死水》全诗是一种隐喻,象征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黑暗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坚决而彻底的批判和否定精神。 痛 恨 死水 绝望 凝滞 腐烂 肮脏 污浊---色彩 光泽 静态 反语 腐烂 变质---动态 沉寂---以声写静 目的:揭露真面目,抒发激愤情 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诗句背后。 表 现 手 法 反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 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 思考 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 “ 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 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丑陋不堪,污臭之极。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作者怎样期望? 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然后通过斗争,创造出新世界。 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总结。 死 水 凝滞的死水(第一节)总起 肮脏、污浊的死水(第2节) 腐烂变质的死水(第3节) 沉寂的死水(第4节) (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以动写静) 毫无希望的死水(第5节) (总结) 板书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