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虚词归纳总结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虚词归纳总结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虚词归纳总结课件人教版必修二

必修二P113—121 虚词归纳 一、之 P113 一.代词 代词Ⅰ 较多是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①蜩与学鸠笑之曰。 (《逍遥游》) 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逍遥游》) 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项脊轩志》)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代词Ⅱ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个”、“这种”等。 ①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列子·愚公移山》) 二、助词Ⅰ 助词Ⅰ 以下句中的“之”都在名词前面,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的”,所以都是结构助词。 ①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③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 助词Ⅱ 以下句中的“之”都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原本可以独立的句子成了整个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或做主语或做宾语等,翻译时是无法译出的;因为只起改变结构作用,所以也属于结构助词。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助词Ⅲ 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一.代词 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们)”“它(们)”。用在动词前,作主语。 ①方其破荆州。(《赤壁赋》) ②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逍遥游》) 物主代词 第三人称,表领属,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 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逍遥游》)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指示代词Ⅰ 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②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二、连词 连词Ⅰ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连词Ⅱ 表选择,连用时可译为“是……还是”。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三、助词 助词Ⅰ “其”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之类,因而是语气词。 ①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助词Ⅱ 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可要”、“当”、“千万”。 ①汝其勿悲! ②汝其善抚之(《与妻书》) 助词Ⅲ 表反问语气。 ①其如土石何?(《列子·愚公移山》) 三、而 P115 一、连词 连词Ⅰ 用在动词或动宾短语之间,动作是同时进行,示并列,可以不译。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②水浅而舟大。(《逍遥游》)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连词Ⅲ 表示转折,可译为“却”,“但”。 ①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逍遥游》)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③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项脊轩志》) 连词Ⅴ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二、代词  与“尔”相通,“你(们)”“你(们)的”。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同“尔” 注意: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逍遥游》) “而”通“能” 四、以 P116 一、介词 介词Ⅰ    可以翻译成“用”、“拿”、“把”,    或者更抽象点的词“凭”。 ①比去,以手阖门 (《项脊轩志》) 用 ②以五百岁为春。(《逍遥游》) 把 ③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凭 ④去以六月息者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凭 (《逍遥游》) ⑤秋以为期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把、 用、 把 (《氓》) 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用 介词Ⅱ 可以翻译成“因为”。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谭记》)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介词Ⅲ  相当于“在”“在……时候”。 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②(武)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传》) 二、连词 连词Ⅰ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