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语言变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处可见的语言变异.doc

随处可见的语言变异   【摘要】论文主要从生活中考察了语言变异情况。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变异是它主要的主要内容。论文从广告、网络流行语、性别这三个生活方面对语言变异做了分析。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变异,广告,网络,心理,规范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社会现象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的边缘部分(生活用语)而非核心部分(语言的构架)。其具体研究对象一是语言对社会的影响,即语言的社会功能;二是社会对语言的影响,即语言的变异――以此为对象的研究是对传统语言学地补充和修正。本文着重表述语言变异作为社会语言学对主要研究对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体现和应用,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   1.语言变异的定义   语言变异是指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①社会因素:如社会等级,职业,身份等。   ②社会心理因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追新求异心理、从众心理、避俗求雅心理、男女性别差异等心理导致了语言变异。   ③心理语言因素:如交际功能,美学功能等。   总的来说语言变异就是指脱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   2.生活中的各种语言变异现象   2.1 广告中的语言变异。   广告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对广告语言方式的反应,要么他们对‘老一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不确切地了解文字组合的真正涵义,要么他们产生拒斥心理表示厌烦而中止阅读和收听。”要使人们对“老一套”重新感兴趣,就得对它加以改造和变形,使它由习见变为陌生,由陈腐化为神奇。这种心理语言因素导致的变异由此产生。   从心理语言的角度衡量,有以下两方面:   (1)广告受众的期待心理。   期待一种能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的广告,能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广告进入我们的视听。在这种心理期待下,广告中的成语变异异军突起,以其特有的魅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神机妙算”。(某计算机广告)。   (2)广告受众爱屋及乌的心理。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对称美、均衡美,认为成双成对的东西象征着和谐、吉祥。广告中的成语变异利用成语本身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以成语的影响力带动广告――商品的影响力,使受众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如:“‘食’全‘食’美”。(某食品广告)。   2.2 网络流行语中的语言变异。   由于上网民群体具有自主、开放、多样和创新的特点,他们蔑视传统,具有极强的反传统意识,完全不受传统语言语法、语义的规范、标准的约束,这就使网络聊天语中的汉语语言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异。   (1)网络中的汉语语言变异。   ①汉字谐音。谐音是网络语言变异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和方法,即对原字词的读音进行摹拟,构成一个与原字词读音相似的新词语。如:斑竹,指版主(BBS上的管理员)。   ②旧词新意。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常用语由于网络语言的特殊语境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甚至还逐渐蔓延到网络社区外的现实生活中。如菜鸟,指初学上网的人。   ③汉语拼音变异。年轻人所特有的求新求变和追求快捷时尚的本性使网络聊天语言中出现了由汉字拼音缩写来代替一定的意义。如:GG、JJ、DD、MM,指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④重叠词。重叠词的应用,反映了网络聊天语言的谐趣及随意性。如:东东,指东西;笨笨,指笨蛋。   (2)中英双语混杂的变异。由于英语的引领和入侵作用,“混用”(code-mixing)现象十分普遍,如:小Case=小事一桩;我I你=我爱你;I服了U=“I”英语中表示“我”,“U”是“you”的谐音,表示“你”。   (3)网络中字母,数字的变异。   ①数字谐音。如:345(相思苦);9494(就是就是);8147(不要生气);886(拜拜了);520(我爱你)   ②数字象征。如用一定的数字象征某种含义。如:100或10,表很完美;1775,表我要造反(因为1775年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年);0001000,表我很孤独。   3.语言差异的因素   语音,词汇,语法,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对语言变异起到了推动作用,是其自身的演变和发展。这里着重介绍社会心理语言这一最主要因素导致语言差异的原因。人的社会心理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多层面造成了语言的变异,主要有两点原因:   3.1 追新求异的风尚。   青少年群体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语言变异的主要参与者和创造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商品经济产生的“大款”“款儿爷”到九十年代吹进大陆的港澳台娱乐风暴席卷而来的“四大天王”,以及随之风靡的“哇噻”;再到上世纪末网络时代的来临,种种网络语言充斥生活中,无一不是一代代青少年大胆洒脱,个性张扬,追新求异的心理的展现!   3.2 从众心理导致变异。   在社会中,几乎人人都有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