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冲刺材料 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作文冲刺材料 资料

作文冲刺材料(一) 一.复习建议:多列提纲,研究作前构思修改。 二.审题必须准确 高考命题,大体有三种形式: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 (一)材料型: 审题方法:认真地、全面地审读材料, 抓住关键词语句,把握材料主旨,领会出题人的意图。不能摘取片言只语据以立意。切记:合理归纳出最准确的一个即可。 事?果?因?启示(理)? 如02年“心灵的选择”,“心灵”这一要点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导语和话题中才直接点明。不少考生忽略了导语和话题,只写“选择”,造成审题立意不准确。 (二)命题型:具有“宽而虚”的特点,写作时要化大为小,“小而实”,让它成为你思想的载体。如07福建“季节”。 审题方法:明确概念(解词)——大中选小——推敲事理,添词成句。 围绕词语,联系生活,推敲事理,添词成句,形成观点。要抓住关键词语行文,避免偷换概念。如 “问”,论点是“非问无以学”,强调请教之问,但不知不觉写道牛顿因苹果落地而发问、瓦特因壶开而发问,这是探求之问。一个“问”字,貌同意不同,造成偏离中心。 三、立意要“健康”、“深刻”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不就事论事。学生常常“简单复述题意”。 如:路,⑴弯路——乐观面对 ⑵岔路——慎重选择 ⑶泥泞路——留下足迹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是深刻的又一重要条件。认识一个事物,我们要善于“上求其因,下探其果”。即对一个事物,要能够向前看,追溯它产生的原因、条件;向后看,探究、预见它的结果、影响。 四、立意要鲜明、突出 立意要鲜明突出,就是要明确决不含糊,要醒目,一目了然。 (1)鲜明 如议论文、说理散文,应该把中心论点概括成一句话,即中心句、论点句。这句话力求准确、鲜明、精练、精彩,不可不着力推敲。 有的考生不懂得中心句的重要性:有的没有中心句,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意思,即便这个“意思”有道理,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有的表达不好,或含含糊糊语意不明,或语言笨拙拖沓,甚至有语病,也难以取得好成绩。 (2)突出 中心句要放在突出位置,胭脂要搽在脸上。论证过程中的小结要扣论点。结论要重申论点并升华。 五、材料要准确、丰富 (1)准确,是指材料必须能够表现中心思想。议论文,所有论据必须都证明论点;记叙文,故事情节、各种描写都未表达主题服务:这是些文章必须遵循基本的原则。材料本身也必须准确,不能有知识性错误。 (2)议论文的例证要:抓住要点,叙析结合。 叙述事例要“简明扼要”。“扼要”,即“抓住要点”,就是抓住能够证明论点的内容要点来叙述,其它内容尽量删除或简化。 分析要“结合事例,落脚论点”。要针对事例进行分析,不能脱离事例,脱离则架空了;分析的方向、目的是证明论点的正确性、重要性,所以一定要落脚论点,如不能落脚于论点,则跑题了。 (3)记叙文要“精心选材,注重细节”。 六.语言要生动有文采:准确、深刻是生命,由此基础,文采才能附丽。 工于记实,善于写虚 叙述、描写和说明是三种记“实”的能力。议论和抒情是两种写“虚”的能力。 叙述,主要是陈述过程;描写,主要是描绘形象;说明一般是用言简意明的文字,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等等进行介绍和解说,使读者对事物有正确的清楚的了解。 被生活的情景触动,就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对事物有感悟、有认识就会有深刻的议论。抒情,发自内心,不是硬加上去的;议论,源于真知,切忌空泛抽象。 ○描 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把人景物的状态,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效果是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景物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描写方法: 1.比喻,加入了想像内容,所以形象生动。 如梁衡《夏》中的一段: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2.白描。多用形容词,动词。如: 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里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方法:(1)学以致用。要善于学习借鉴优秀作品的精彩语言、文段、表达技巧,善于把背诵的东西、在修辞和仿写训练中学到的方法、技巧,用于自己的表达上。 (2)说话行文要有文化品位,有思想境界。有的考生,说李杜苏辛,说不出他们的精神风貌,也用不上半句诗词佳句,说李杜不像李杜,说苏辛不像苏辛,显得没有知识,没有品位;有的考生,谈王选、袁隆平、李振声,不谈他们的艰苦探索、科学精神、高尚人格、伟大贡献,却津津乐道个人得失、名誉地位,没有高远的思想境界。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