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换原理课外作业背景资料
现代交换原理作业
RS-232
信道均衡
消侧音与回音
X.25与帧中继
透明传输
CRC循环冗余校验
RS-232
RS是英文“Recommend Standard”即“推荐标准”的缩写,232是该标准的编号。
RS-232是最常见的计算机上的通信接口之一,由EIA制定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由于USB通用串行总线的出现,RS-232使用减少,但是一般计算机目前还有保留一个RS-232接口。
一、电气特性:
RS-232采用了负逻辑电平。
在TxD和RxD上:逻辑1(MARK)=-3V~-15V;逻辑0(SPACE)=+3~+15V。
在RTS、CTS、DSR、DTR和DCD等控制线上:信号有效(接通,ON状态,正电压)=+3V~+25V;信号无效(断开,OFF状态,负电压)=-3V~-25V。
介于-3~+3V之间的电压无意义,低于-15V或高于+15V的电压也认为无意义连接器:由于RS-232C并未连接器的物理特性,因此,出现了DB-25、DB-15和DB-9各种类型的连接器,其引脚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DB25其他比DB9多的接口中有10有其他定义,6个无定义。
电缆长度:在通信速率低于20kb/s时,RS-232C 所直接连接的最大物理距离为15m(50英尺)。最大直接传输距离说明:RS-232C标准规定,若不使用MODEM,在码元畸变小于4%的情况下,DTE和DCE之间最大传输距离为15m(50英尺)。可见这个最大的距离是在码元畸变小于4%的前提下给出的。
同类总线:RS-485总线,传输距离可以为几十米到上千米。
连接方式:
实际使用中一般采用串行通信控制芯片8250经MAX232转换后通过RS-232接口进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三、RS-232C不足之处:
(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最大为19200bps。
(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 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
传输距离有限,实际最大传输距离只有50米左右。
四、RS-232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首先用RS-232串口通讯线将两台计算机A、B的串口相连。
程序设计思路:
1、 首先对计算机串口通讯控制芯片8250的控制寄存器进行初始化和设置;
2、 对计算机B的串口发送一个数据前,查询计算机A的串口的发送移位寄存器是否为空,如果是则发送数据,如果为否则继续查询,直到条件成立;执行完发送指令后,再次查询计算机A的口的发送移位寄存器是否为空,如果是则结束发送;如果为否,则继续查询,直到条件成立。
3、 从计算机A的串口接受刚才从计算机B的串口发送的数据前,先查询计算机A的口的接收数据标志位是否为1,如果是则表示计算机A的口接收数据准备就绪,执行接收指令,即从计算机A的口读入数据,若否则表示没有准备好接收,继续查询计算机A的口的接收数据标志位,直到为1;接收完数据后,再次查询计算机A的串口的接受寄存器是否为空的标志位的状态,如果为1则程序转入计算机B的串口的数据发送程序;如果否,则继续查询等待,直到接收。
各寄存器在串口通信中的作用及各参数的含义。
Com1口中的10各可编程寄存器
地址 寄存器名称 备注 3F8H 发送保持寄存器(THR) DLAB=0 3F8H 接收缓冲寄存器(RBR) DLAB=0 3F8H 波特率因子寄存器[低](DLL) DLAB=1 3F9H 波特率因子寄存器[高](DLM) DLAB=1 3F9H 中断允许寄存器(IER) DLAB=0 3FAH 中断识别寄存器(IIR) 3FBH 线路控制寄存器(LCR) 3FCH Modem控制寄存器(MCR) 3FDH 线路状态寄存器(LSR) 3FEH Modem状态寄存器(MSR) 注:com1口的基地址为:3F8; com2口的基地址为:2F8。
在上表中, 10个可编程寄存器,使用了7个地址,其中部分寄存器共用一个地址,由DLAB=0/1来区分,在DLAB=1,用于设定通讯所需的波特率;
8250的控制寄存器控制/状态字:
1) 接收缓冲寄存器(RBR)和发送保持寄存器(THR)
RBR暂存从线路上接收到的有效字符,等待本地读取。THR暂存等待发向线路的数据。它们共用同意I/O地址,在半双工工作环境下,互不干扰。
2) 中断识别寄存器(IIR)和中断允许寄存器(IER)
IIR状态 中断类型 中断原因 复位动作 IER状态 b1 b2 b3 中断允许 中断静止 X 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众汽车匹配方法..doc
- 大众汽车营销渠道..doc
-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 习题.doc
- SLCY专用可编程控制器产品使用说明.docx
- 大伙房流域降雨径流模型..doc
- 大体积混凝土..doc
-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doc
- 计算机控制技术答案 黄勤.doc
- 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doc
-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