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发展心理学培训教材(提纲)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单125-p209);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研究者将儿童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4种类型:1、运动抑制,即学会抑制某些行动,学会停止动作;2、情绪抑制,即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3、认知活动抑制,即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4、延迟满足,即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单126-p209)。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单127-p210)。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研究表明,1岁以内的婴儿就出现分享;2岁左右可以主动助人;4-6岁儿童日分享、助人行为都岁年龄增长而提高;7岁儿童能识别他人潜在的困难线索等。一般研究都认为儿童的助人、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岁年龄增长而增加,也有的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年龄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单128-p210)。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普把攻击行为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单129-p210)。所谓工具型攻击乃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单130-p210)。敌意型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单131-p210)。研究发现,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单132-p210)。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常用的控制措施有: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发挥榜样的作用等。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单133-p210)。 四、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单134-p211)。 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式。 第三,同样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第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成人,尤其是父母亲,一定要珍惜儿童的伙伴关系,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 五、第一反抗期 这就是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单135-p211)。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 第四单元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针对幼儿期的心理特点,这一阶段的心理卫生要注意以下方面: 1、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2、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3、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4、培养其独立性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单136-p212),属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单137-p212)。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单138-p213)。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二、学习兴趣的发展: (1)最初的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 (2)最初对学习兴趣地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和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容量(广度)的增加。 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单139-p213)。 (二)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有意识记忆超过无意识记忆成为主要方式 2、意义记忆的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单140-p213)。 3、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1.复述2.组织: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单141-p214),(1)归类(2)系列化。 (四)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对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记忆过程与记忆效果,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记忆的以及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单142-p214)。 1、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 (1)有关自我的知识。 (2)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3)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2、记忆监控 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单143-p2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形势与政策(2024春)超星尔雅学习通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2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2025年山西政采专家培训后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1.pdf VIP
- 2025湖北襄阳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通过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免费颁奖典礼晚会PPT模板 (8).pptx VIP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采桑子》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贵州省贵阳市【辅警协警】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含答案)试卷 .pdf VIP
- ACP云计算复习测试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