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海碧林湾工程一期A标降水方案中海碧林湾工程一期A标降水方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降水方案
四、深井停泵及封井方案
五、雨天拟采取的施工措施
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措施
七、拟用于该工程的施工机械
八、降水方案计算书
中海碧林湾工程一期A标人防地下室基坑降水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R12032地块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3、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南通市港闸区长泰路东侧,新华路南侧,25、26、27、28#楼为地上三十四层及人防地下室,±0.000相当于国家85基准高程自然地面6.1m,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自然地坪为-1.4m,基础标高为-6.35m,现基础开挖约4.95m深,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深井降水方案。
三、降水方案
本工程由25#、26#、27#、28#楼及人防所组成,基坑开挖深度相当,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土层孔隙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初见水位高程在1.5m左右,平均高程在1.7m左右,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2层~4层粉土、粉砂中。而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正位于3层粉砂夹土层中,富水性较强,渗透系数7.09*10-4cm/s,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及支护结构图,人防地下室及各楼房基坑挖深如图所示,本方案周边各管井距底板外边缘1.0m,基坑个侧各井纵距一般为20m—24m,降水井深22m。底板外侧设计26口深井,坑内16口降水井,水平距离约30m,坑内降水井应避开承台、墙、桩等位置。集水坑、电梯坑部位视具体情况另行考虑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充分做好施工前必要的准备工作
(一)生产准备
1、搭建临时设施
2、平整场地,根据工程定位四周做好明排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
3、施工好临时管道,以利深井抽出的水及时排出
4、井管用无砂砼管制成,管径为380㎜,壁厚为30㎜。滤水管外面包裹100目一层尼龙网起过滤作用,采用同直径的砼管制成。
5、毛竹、铁丝(12号)
6、吸水管,连接柴油机头,为冲孔所用。
7、消防管,连接柴油机头和冲孔头
8、水泵 深井泵技术参数暂定为:功率1.5KW,扬程26M,抽水量12M3/H左右。深井泵高度位置根据抽水效果定,高于沉沙管,在降水过程中起到沙砾的沉淀作用。
㈡、技术准备
1、认真阅读图纸,详细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关闭阻塞渗漏水源。
2、对所交的水准点进行校验、复核,并设置好临时水准点、所有水准点的闭合差在±1mm范围内。
3、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规划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安排机械施工顺序。
㈢、四周截水沟设置
据本工程的工期及特点,因此首先必须做好地面截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坑内,土方开挖前,在距基坑四周1M左右设截水沟(沟为200*300、底板浇150厚C15砼、侧边240厚MU10标砖M5.0水泥砂浆砌筑),同时每隔20.0m设一内径为600*600*600沉淀池以便将地表水及时排出(井底板浇150厚C15砼、井墙240厚MU10砖M5.0水泥砂浆砌筑)。同样在地下基坑四周也需布设截水沟(沟的型式同地面截水沟),每隔40.00米设一内径为600*600*600集水井,以利雨水及时排出(井的型式同地面集水井)。同时在距基坑四周2米外铺设一条∮300波纹管,每隔40.0m设一内径为600*600方井,以便井点及深井抽出的水及时排出。
(四)、深井的选用及布设
深井降水布置见附图。
(五)、深井施工
1、深井井点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机械进场 定位安装 开 孔 井位放样下护口管 做井口、安护洞 冲头就位、冲孔 终孔后抽出冲头 下井管 填沙砾 止水封孔 洗井 下泵试抽 铺设排水管与供电电路 正式抽水 记录
2、井孔施工
(1)根据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按照图纸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进行清障。
(2)平整场地,铺好枕木,并用水平尺校正,保证搭好的三角架平稳、牢固,确保垂吊冲头垂直。
(3)冲孔成井,自然造浆护壁。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自然泥浆不能满足护壁要求时,适量加入黏土(泥浆密度为1.3T/M3)进行人工造浆.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井孔不小于600mm。
(4)终孔后应立即下井管。以免流砂渗入井孔。井管长度一般为1.0米/节,接头处用双层滤网包裹,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2~4条30mm宽竹条固定井管,防止上下节错位.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高出地面500mm井口加盖。
(5)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