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在交流中中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培根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 途径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3)教育 ……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丝绸之路起点-西安西城门商旅群雕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张骞、玄奘、马可波罗等)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 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民工潮 “民工潮” “打工仔” “打工妹”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进。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传媒的发展阶段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二、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 1、传媒及其发展 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优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地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历史上文化传播的表现及其作用 ①古代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张骞通西域 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罗马) 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鉴真东渡 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 文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 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 2003年,中日两国隆重纪念鉴真东渡成功1250周年。 “郑和下西洋铜像”在泉州落成 明代1405至1433年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 1271年起,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从意大利骑马旅行到中国。之后著 《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中国。 2、怎样对待文化交流?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003、10—2005、7) 古老、多彩、现代 (2004、10—2005、7) 法国文化年 法国文化年 浪漫、创新、以人为本 ②大众传媒及作用 知识小结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①历史上文化交流的表现及意义 3、文化传播的手段 ②怎样对待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51_T 033-2020 四川省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docx VIP
- 弟子规全文拼音解释版.pdf VIP
- DBJ51T033-2014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及改造技术规程 .docx VIP
- 银行每月安全教育记录.docx VIP
- 《APT攻击介绍》课件.ppt VIP
- 髋关节脱位护理查房.pptx VIP
- GBT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pdf
- 20g329-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多层和.docx VIP
- Cinema 4D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实战教程课件 第8章+角色与毛发.pptx VIP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工作原理》复习考试题库(带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