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综合复习三课内现代文(三)人教四年制.docVIP

九年级语文综合复习三课内现代文(三)人教四年制.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综合复习三课内现代文(三)人教四年制

九年级语文综合复习三课内现代文(三)人教四年制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综合复习三——课内现代文(三) 二. 本周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课内现代文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文学常识 2. 把握文章的内容及主旨 四. 知识分析: 说明文的阅读 说明文的考点主要有: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对象的特征,文章或段落中的层次,段落的结构特点,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词或句子的含义,词或句子的表达作用,语言的表达特点等。 五. 重点课文复习: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本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名为《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文,后发表在《百科知识》杂志上。这里,我们把它看做是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先说明苏州园林的异中之同,又用严密而生动的语言,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勾画出一幅幅画面:具有自然之趣的亭台轩榭、重峦叠嶂的假山、“入画”的池塘等。 这篇文章所要说明的,不是苏州的某个园林的特色,而是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全文共十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第2~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以此结束全文,引人回味。 《中国的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一文,最早发表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这是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性说明文。茅以升有许多关于桥梁建筑方面的专著,享有国际威望。《中国石拱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文章依次介绍了中国石拱桥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 (二)中国石拱桥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三)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发展。 《向沙漠进军》 这是一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条理清晰,很有逻辑性。全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先说明沙漠严重危害人类,说明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着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从抵御、进攻讲到利用;最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途。这样的结构顺序,既符合事物本身的条理,也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全文共有13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主要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 第二部分(4~12段)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其中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三部分(13段)指出向沙漠进军的前途。 《食物从何处来》 这是一篇介绍食物来源的科普文章。“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作者所讲的这些道理,看似浅显,但要从科学角度去认识,也并不容易。事实上,关于食物来源的知识,也是人类随着近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要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不能不涉及一些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但过多的专业知识,又会妨碍阅读理解。只有把深奥的科学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出来,才易为大众接受。这是写科普文章的难点之所在。在这方面,本文处理得非常好。 第一部分(前两段),提出问题,对“食物”作总体概说。 第二部分(3~12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说明了生物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即自养和异养。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括上文,再次强调绿色植物是食物的最终来源。 【典型例题】 一.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恣情 骄健 脍炙人口 因地制宜 B. 煦暖 徇职 变幻莫测 谈笑风生 C. 修葺 锻炼 与日俱增 淋漓尽致 D. 秘诀 报负 姹紫嫣红 抑扬顿挫 2. 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态度) B.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牢固,有韧性) C.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写文章的功夫) D.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马虎,不讲究) 3. 下面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愈近山口,风声愈响,如雷鸣,如山崩,如海啸,如十万名战士在呐喊冲锋。 B. 大海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摆好姿势,弓起脊背,像一头西班牙斗牛拼死向堤岸冲来。 C.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吗? D. 东方渐明,天空万道霞光,美丽壮观,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可能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