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位同仁大家好! 罗 崇 海 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 磷化氢使用范围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中国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状况 粮食中磷化氢的残留 磷化氢对人的影响 1 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 1.1 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 磷化氢分子式为PH3,也称磷烷。 分子量低(34),扩散性好; 沸点低(-87.5℃),挥发性好; 气体比重1.184,略重于空气,易于向粮堆下层钻透。 因此,磷化氢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熏蒸剂。 在1个大气压30℃时,由1g/m3换算为百万分浓度(mL/m3)的换算系数为730。 大约0.14 g/m3为100 mL/m3(ppm) 1 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 1.1 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 气味: 纯净的磷化氢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但由金属磷化物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往往带有乙炔味或大蒜味的气体(如少量的乙炔),使其暂时有一定的警戒作用。 一般1.5~3ppm时可嗅到特殊气味。 1 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 1.1 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 溶解性: 磷化氢微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易溶于酒精和乙醚。 所以,在使用磷化氢前后操作人员应忌酒和忌食油腻食物。 1 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 1.1 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 燃爆性: 在空气中,磷化氢的自燃爆浓度下限为1.79%或26mg/L(约18720ppm),浓度低于此值,不会发生自燃。超过时就形成燃爆混合比,加之双膦的存在即可自燃,产生白色烟雾(五氧化二磷) 。 1 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 1.1 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 腐蚀性: 磷化氢对一般金属的腐蚀性较小,容易与铜或铜合金等金属作用,导致金属被腐蚀。 1 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 1.1 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 与硝酸银的显色反应: 磷化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成黑色磷化银的显色反应。 随磷化氢浓度的升高显色可从黄、褐、至黑色。 因此,可用醮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纸检测熏蒸环境或粮堆中有无磷化氢的存在。 1 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 1.2 磷化氢的杀虫机理 磷化氢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 磷化氢可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2 磷化氢的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1 磷化氢的使用 2.1.1磷化氢使用范围 磷化氢适用于熏蒸长期储存的各种粮食、油料和成品粮。熏蒸种子粮时,水分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粳稻 14% 小麦 12.5% 玉米 13.5% 菜籽 8% 大麦 13.5% 大豆 13% 磷化氢也可用于熏蒸器材、空仓和加工厂等。 2 磷化氢的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1 磷化氢的使用 2.1.2 关于用药量 考虑吸附、漏气等,初次投药用量产生出的PH3应达到计划浓度的1.5到2倍,以后视浓度保持情况再计算补充投药的量。 对于新建仓,按总体积1.5~2g/m3片剂,密封条件基本符合要求的仓内PH3 200到300ml/m3时间较长。 密封好,初次投药可相对少,补充投药间隔长,密封不够好,初次投药量即使很大,补充次数和药量也会很多。 对于500pa压力半衰期大于60s,1.9g/m3时最低浓度保持160ml/m3以上时间可达19d 2 磷化氢的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1 磷化氢的使用 2.1.3 用药量计算举例 设浓度200ml/m3,理论上每立方米所需PH3克数: 200÷700=0.29g/m3 700为换算系数,20~30℃为710~730,按700计算,一是计算方便,二是结果高有利浓度保证。 56%片剂理论上每3g产生1gPH3,单位体积理论片剂量: 2 磷化氢的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1 磷化氢的使用 2.1.3用药量计算举例 0.29×3=0.87g/m3 考虑吸附和漏气等,实际应投片剂量: 0.87×(1.5~2)倍= 1.31~1.74g/m3 对一体积10000m3仓片剂量: (1.31~1.74)×10000=13100~17400g=13.1~17.4kg 2 磷化氢使用范围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2 害虫因素的影晌 不同虫种对磷化氢的敏感性不同。 (见表) 2 磷化氢使用范围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2 害虫因素的影晌 不同虫态和不同发育期对磷化氢的敏感性不同。 一般规律是:成虫和幼虫对磷化氢较为敏感,卵和蛹的耐药性要强。 不同虫态和不同发育期对磷化氢的敏感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pdf VIP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5年防火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CDS2.XwithHPLC操作说明资料.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doc VIP
- DBJ50_T-460-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OCR).pdf VIP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与地市级合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