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 四汉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 人、口、日、月、山、水、衣、目 耳、石、田、火、车、牛、马、鹿 虎、象、鸟、鱼、雨、贝、果、龟 泉、卵、首、虫、舟、燕、门…… 象形字 人 山 羊 齿 燕 网 摩其状,象其形,可谓象形。亦有表实物相关的概念。 繁体字 繁体中文的名字由来,来自于1956年大陆官方推行简化字时,把简化前的传统汉字称作繁体字,因此形成了对传统的中文冠以繁体中文的称呼。目前,繁体中文主要在台湾、香港与澳门地区,以及北美等部份海外华人社区中使用。 简体字 1950年代开始大陆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所做的汉字简化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即简体中文。简体字是建国之后才有的,主要是方便书写和识别。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由于它是以记录占卜之事为主的,所以又被称为“卜辞”、“契文”;又因为最早是在殷墟(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 已收集到的甲骨文单字约有四千多个,其中一千多字可以释读。这种文字已较完备,但是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 周朝早期也有少量甲骨文出土。 ① 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乌龟甲壳和牛的肩胛骨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先后出土约14万片,单字总数约4500个,可认者约1700字。甲骨文是现在汉字的“祖先”,距今约3000多年,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即从那时开始。 甲骨文 甲骨文 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物,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 书刻字 甲骨文 汉字的演变 金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这种文字前期字体与甲骨文相近,有的还保留了早期图画文字的痕迹;后期与小篆相近。 已收集到的金文单字有五六千个,多半可以释读。金文的形体结构比较成熟,周朝的金文铭辞有的一篇长达五百字。 ② 钟鼎文 商周时代,王公贵族喜好制作青铜器,并且在青铜器物上铸字铭文。这类文字就是前人所谓的「钟鼎文」,现在称为「铭文」。 书刻字 金文《登岳阳楼》 大篆 书刻字 西周后期(约公元前800年),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 大篆特点:一、线条化;二、规范化。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 篆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文字的改革曰“书同文”。统一后的字称为小篆。 此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会融各地书风而成,为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字体。 小篆 小篆是秦朝政府颁布天下的标准书体,即当时的正体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