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历史复习: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前预习】
1.高考聚焦: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
2.读背第14课的知识清单
3.预习练习:见《完胜新高考》108-109页
【课堂实施】
一.基础知识检查:
1.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
a.服饰:
① 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 后,“洋布”“洋装”( 西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民国成立后, 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③ 与 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④文革时期, 和“干部服”盛行, 蓝、绿、灰、黑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⑤改革开放以后,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 款色走向 化。中国服饰从 走向 。
b.饮食:
①19世纪40年代起(鸦片战争后), 开始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②20世纪50-70年代,由于物质比较困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 计划供应。
③由于 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 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 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c.住房:
①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 的趋势, 成为典型特征。
2.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
①婚嫁习俗的变迁:
古代: ,媒妁之言;近代: 、 ;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丧葬礼俗的变化:
近代,丧葬礼俗趋于 ,并出现带有 色彩的新色丧礼;新中国成立后,改土葬为 。
③社交礼仪:
辛亥革命后,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
④其它社会习俗:
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 的色彩; 时期,政府颁布了 和 等法令,并以公历代替农历。
3.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的 和 也传入我国;
内因:①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 学习;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发展 ,改善 为工作中心。
③戊戌变法、 、新中国成立、 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二.体验高考:
1.(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2.(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4.(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23题)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5.(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4题)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再别康桥》课件必修1.ppt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小狗包弟 课件必修1.ppt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琵琶行课件必修3.ppt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优秀课件必修1.ppt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拿来主义》课件必修4.ppt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必修1.ppt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蜀道难2课件必修3.ppt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课件必修3.ppt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3、4课时)课件必修3.ppt
-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劝学》课件必修3.ppt
- 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历史 第七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复习教案2.doc
- 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斑纹》课件 必修5.ppt
- 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项脊轩志》课件 必修5.ppt
- 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doc
- 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历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复习教案.doc
- 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地理 地球公转的意义复习导学案.doc
- 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复习学案.doc
- 海安县曲塘镇七年级语文阶段检测联考试卷.doc
- 海安县曲塘镇八年级数学10月质量分析与反馈试题.doc
- 海安县曲塘镇九年级物理10月质量分析与反馈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