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第17课岳麓版必修二历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 *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 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 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要求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1971) ,原苏联领导人。从1953年至1964年,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世界震惊。1971年9月11日,曾经叱咤一时、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 斯大林体制弊端 (1)农业:收购制、自留地、 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2)工业: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 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加加林 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 在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 (1)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局部改革; 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 3、评价 新圣女公墓赫鲁晓夫的墓碑 黑色和白色大理石合成两米高的墓碑上墓碑上,只有一行字:“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连生卒年月都没有写,中间嵌着赫鲁晓夫的圆形铜像。 黑白两色象征赫鲁晓夫这个充满矛盾,反复无常而又功过兼有的人物。由苏联最著名的抽象派雕刻家恩特·涅伊兹纳斯设计。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军队最高领导人。1906年12月19日出生于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乌克兰第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 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臭名昭著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执政后期,经济改革趋于保守。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勃夫因心脏病卒于莫斯科,终年76岁,安葬在列宁墓后。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工业:新经济体制: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提高农产品价格等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 勃列日涅夫 (1)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 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苏美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影响经济发展。 2、结果 196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7.4 6.3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7.8 5.7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6.8 4.5 3.3 3.1 ? -3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前苏联政治家,曾于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也是最后一位苏联最高领导人。 他是惟一一位在苏联共产党统治时期出生的总书记。1985年5月11日,在葛罗米柯等人的支持下,戈尔巴乔夫于在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他实际上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世人对于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呈两极分化的趋势。有人对其敬仰赞美,有人则对其口诛笔伐。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②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1、内容 (1)经济 (2)政治 (3)外交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