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封建....1中国封建....1
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地位变迁初探
王力东
摘 要:封建中国作为很早就拥有完善文官制度和世界上最早建立考试制度的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程里,诞生了无数足以影响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初步探究了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地位的变迁及这些变迁背后的时代原因,并希望以此管窥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的文化政策及其影响。
关键词:知识分子;政治地位;社会评价;唯物史观
封建中国作为很早就拥有完善文官制度和世界上最早建立考试制度的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程里,诞生了无数足以影响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这些卓越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和文官制度,由书斋寒窗走向高堂,走上政坛,在封建王权与底层民意之间游走平衡,成为千年来存在于中国封建统治体系中各个环节的重要因子,为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推动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维系封建社会的存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然而,在封建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整个国家逐渐成为统治者个人的私有财产的大环境中,知识分子的自我表达逐渐转变为为集权政治和“家天下”的代言。知识分子的地位和自由程度大幅下降。但是,两千年来,在知识分子地位整体的下降大趋势中,仍然不乏某些朝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出现短暂的上升。本文将初探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变迁状况及其深层原因。
一、春秋战国时期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本不应完全归入封建社会,但因为其时知识分子的地位具有十分独特之处,而且对研究后续各朝代的知识分子地位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能剥离开来,所以在这里,笔者将其也列入研究的朝代之一。
(一)自由、独立、富于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朝统治实质上土崩瓦解,各地诸侯纷纷据地为王,大兴兼并战争。孟子所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即是当时残酷的兼并战争的真实写照。战乱频起,剥削加剧,所有人都弥漫在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未来社会的迷茫和幻想中,知识分子也纷纷站出来表达自己对于现状的不满,依据自己价值标准,提出了各自流派关于终止战乱,重建社会秩序的一套理论。
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独立于政治势力之外,完全以自己坚持的价值判断为标准,自由的赞扬或者抨击某些统治者的行为。如孟子在见梁惠王时直言:“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但是被直言相劝的各诸侯对他们却是相当礼遇和尊重,而且他们经常以国是问之。如梁惠王以增民之策问于孟子,孟子批评梁惠王好战,不知体恤民众,梁惠王听从了他的意见(孟子·梁惠王上)。又如管仲、李悝、子产、吴起、韩非等知识分子在各自诸侯国受到重用,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
而且,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很高,孔子传说有门徒三千,“受业身頚者七十有七人”,时人对于投入孔子等大知识分子门下趋之若鹜即是显证。
(二)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高地位的成因
1.诸侯割据,长期未能形成有力的政权管控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周室式微,各地诸侯蜂起,周朝原有的控制思想的礼乐制度已然崩坏,客观上为百家思想萌发,继而引起统治者注意提供了条件。
2.各地诸侯为发展自身力量大力笼络人才。各地诸侯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热切的希望发展自身力量,渴望入世的知识分子成为他们笼络的重要对象之一,地位自然很高。
3.思想文化上的混乱为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条件。礼乐崩坏之后,社会上出现思想混乱的局面,各地诸侯和社会民众客观上需要知识分子群体提出新的主流思想以规范和引导他们的行为。知识分子群体在这种社会氛围下被寄予极大希望。
二、秦汉时期
(一)压抑、恐慌、初尝专制的知识分子
公元前221年,秦破齐,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至此,中国社会的主基调由分散走向大一统。
秦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需要,对周朝末年以来百花齐放的文化界进行了全面的管控。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第二年,始皇又将本已因犯焚书令而被囚禁的儒生方士四百六十余人坑杀在咸阳,天下骇然。即是所谓“焚书坑儒”。
同时,秦朝统治者为了稳定政权,还大量任用法家人士作为高官,在实际上认同了此时已经经过吸收改良的法学思想,对其他思想流派形成了相对意义上的打压。
这一系列文化限制措施实施后,秦统治下的全国思想界瞬间归于寂静,各派知识分子施展社会影响的基础和途径被严格限制,知识分子地位急剧下降,大批知识分子被控制、抓捕和杀害。
汉承秦制,汉武帝重用当时的大儒董仲舒为国相(董仲舒先后做过江都易王的国相和胶西王的国相),在全国范围内宣扬儒学,以《公羊传》为代表的主流儒学思想开始成为汉代思想界的主导思想,为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