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小麦的茎 茎的形态与来源 茎的功能 茎的生长 茎秆特性与倒伏 茎的形态与来源 小麦的茎节是指地上部能够伸长的节和节间 茎是幼穗转入生殖生长前,伴随最后5~6片叶原基分化而成的 地上部伸长节间的节,数目比较稳定,一般为3~5个节,单茎总节数变化主要决定于地下节数的变动 冬小麦7~11节,春小麦8节左右(地上部4~5节) 基部第一个节间最短而细,向上依次增长,第二、三节间加粗,第四、五节间又逐渐变细加长,穗下节间最细最长,几乎占全部节间的一半 茎壁厚度表现为基部1、2节间最厚,上部较薄,同一节间是基部壁厚,上部较薄 不同品种株高也不同,最短的不足30㎝,最长的可超过140㎝。高产麦株高度以80~90cm为佳。各节间长度比例Ⅰ:Ⅱ:Ⅲ:Ⅳ:Ⅴ以1:2:3:4:6~8较为理想 茎的功能 物质交流的通道 地上器官的支柱 干物质积累的暂时贮存库 茎的生长 茎秆的生长包括节间的伸长、增粗(茎壁增厚)和充实(单位长度的增重)三个过程 节间伸长开始于二棱始期(生理拔节),每个节间基部有居间分生组织,其细胞分裂和体积的增大使节间不断伸长和加粗 每个茎节的生长都经历开始慢、中期快、末期又慢3个波浪起伏阶段。 N节间处于伸长期,其下位(N—1)节间已伸长,上位(N+1)节间开始伸长 开花后节间伸长活动停止,株高固定。 茎秆的生长速度,以抽穗至开花的增长量最大,拔节至抽穗次之,开花至灌浆最少 但在干重增长过程中,当抽穗后,随着茎秆贮藏性物质开始分解并向穗部转移时,茎秆重量开始下降。 茎秆特性与倒伏 倒伏的危害 倒伏时期与减产程度 发生倒伏的原因 背地性曲折 基部节间与倒伏 防止倒伏的途径 倒伏的危害 倒伏植株茎秆输导组织损伤,严重影响养分、水肥的运转 植株铺地,叶片重叠,严重影响通风透光,光合削弱,呼吸增强,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由于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极易造成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大流行 给机械收割带来极大的困难,增加动力消耗和损失 倒伏时期与减产程度 时 期 拔节 孕穗 抽穗开花 灌浆 乳熟(后) 减产程度 80% 40~45% 30~40% 20% 5%(以下) 发生倒伏的原因 株高越高,重心越高,越不抗倒伏。 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大于10㎝,第二节间长度大于15㎝。 群体过密,基部通风透光不良。 茎秆基部机械组织发育不良,下表皮层薄,维管束少,横断面维管束总面积不大,导致茎秆弹性不佳。 外力因素:风、雨、雹等灾害性天气。 背地性曲折 灌浆期前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 叶鞘和节间基部关节处存在分化能力很强的居间分生组织,其幼茎时期含有大量的趋光生长素 当小麦倒伏后,由于趋光生长素的作用,茎秆由最旺盛的居间分生组织处向上生长,使倒伏后的小麦抬起头来,并转向直立。这种特性,称为背地性曲折 基部节间与倒伏 一般第一节不超过5~8㎝,第二节间不超过10㎝,比较抗倒伏 超过8.5㎝控制指标而不发生倒伏的几率占36%,基部节间长度并不是倒伏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基部节间长度干重8mg/㎝为防止倒伏控制指标 基部节间干物质的积累开始于拔节,一直持续到孕穗和抽穗期 药隔~四分体期间,是防止倒伏的关键。 防止倒伏的途径 选用秆强抗倒的品种 深耕细作,加深耕层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改 变种植方式 在起身、拔节期进行碾压 合理施肥 利用生长调节剂 ?重点难点:倒伏的危害以及防止倒伏的途径?思 考 题:以图示的方式找出叶片、茎节、根系的同伸关系,以及物质运输的相互联系 课外参考 小麦茎秆强度的鉴定方法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7-11 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02,18(6):3-7 小麦地上茎节数的形成机理.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4(1):35-37 小麦茎秆性状化学调控机理的研究.莱阳农业院学报.2001,18(4):263-267 小麦茎叶性状与穗部性状相关性的探讨.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18(1):8-11 In Planta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Apical Meristem :A Preliminary Study 华北农学报.2005,20(1):17-22 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与环境互作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4,20(1);67-70 * * 春小麦的植物学特征茎 图2-13 春小麦主茎地上部节间伸长动态 春小麦主茎地上部节间伸长动态 小麦倒伏时期与曲折部位 茎秆背地性曲折 (一)倒伏前:1.叶鞘基部“关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