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也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 2、受政治运动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3、先进的中国人发现自己落后,积极主动地吸收一些外国先进的生活方式。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出现。 服装、饮食、建筑和风俗礼仪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们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时代和社会的剧变 背 景 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1840年 1911年 1949年 1978年 材料一 《管子·君臣》云:“衣服所以表贵贱也。” 贾谊在《新书·过秦论》中说:“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 材料二 清代官服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1、近代男子服饰的变化 20世纪上半叶: 鸦片战争以后: 民国成立后: 2、近代女子服饰的变化 20世纪20年代后,传统旗袍在改进创新后流行起来 长袍马褂 西装传入 西装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 孙中山设计出中西结合的中山装 鸦战后由宽松肥大的旧式服装开始向旗袍发展 3、现代服饰的变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 中山装和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饰 “干部服”和军装流行,颜色单调 逐渐与世界接轨,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中西餐并存 1、传统四大菜系: 鲁、粤、川、淮扬 2、西餐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合院 中西合璧 完全欧化 影响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婚俗 古代: 近代: 新中国后: 2、社交礼仪 礼仪: 称谓: 跪拜、作揖向点头、鞠躬、握手转变 “老爷”、“大人”转变为“先生”、“同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俗繁琐 清末民初,开始反对包办,主张婚姻自由。 婚俗也删繁就简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3、其他风尚的变化 “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后 :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 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 颁布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的法令 习俗风尚的变化 旧习 婚姻包办 旧式丧礼 男子留辫 女子裹足 迷信活动 改变 婚姻自由 新式丧礼 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破除迷信 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风尚产生变化的原因: 1、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 B、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 C、远离大城市 D、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 B 2.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C 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 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一重大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 护法运动 C 4.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 A 5. 从晚清的长袍马褂至西装革履,从六七十年代“祖国江山一片蓝”到今天的五彩缤纷,服装的变化反映了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思想观念的转变 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6.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连云港市赣榆县清华园双语学校高三数学10月月考试题.doc
-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数学测试题 .doc
-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体育课件.ppt
-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体育 短跑技术讲座课件.ppt
-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体育 课堂常规第一节课课件.ppt
-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Colour Main task》课件3.ppt
-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Colour》课件1.ppt
-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 夏本纪课件 新人教版.ppt
-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课件 新人教版.ppt
-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Colour Integrated skills》课件3.ppt
- 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英语 unit 2 The Environment Reading2学案&巩固案必修5.doc
- 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鲁教版.doc
- 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牛津译林版.doc
- 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人民版.doc
- 连城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连江明智学校七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连江明智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连江明智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连城二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 连江明智学校九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