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准名称-新乡农业信息网
ICS
DB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 206—2014
代替DB4107/T 206—2011
无公害食品 香菇林地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Pollution-free Lentinus edodes in Forest Land
2014 - 11 - 10发布
2014 - 12 - 01实施
新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新乡市无公害香菇林地种植、管理、收获的生产实际而制定。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局、新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科技学院、长垣县农业局、长垣蒲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振河、周修任、张普、张安永、简在友、孟丽。
本标准于2014年月日修订发布,代替DB4107/T 206—2011。无公害食品 香菇林地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香菇林地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采收、后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新乡市林地无公害香菇的生产。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NY 5358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NY/T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5333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095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无公害香菇产地环境条件清洁,按照特定技术操作规程生产,限量限时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将有害物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经专门机构认定并许可使用无公害香菇产品标志的安全优质产品。栽培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瓶或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栽培环境条件栽培环境栽培场选择树龄4年~8年生的速生杨树林地,面积越大越好。地势较高,排水方便,近水源,卫生条件良好的环境。周围5km内禁止有畜禽养殖场、化工厂、农药厂、养殖场等企业,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菇棚建造沿林木纵行搭建菇棚。树木行间距在5m以上时,每个树行搭建一座菇棚。棚长40m~50m,宽4.5m以上。用水泥立柱及竹竿搭建而成,顶高2.5m~3.0m。树木行间距在3m~5m时,每两个树行搭建一座菇棚。棚长40m~50m,宽5.5m~9.5m。用水泥立柱及竹竿搭建而成,顶高2.5m~3.0m。棚顶覆盖薄膜,膜上覆盖遮阳网。距棚顶0.8m处再悬挂一层遮阳网避光降温。喷雾设施采用喷雾装置可以发挥降温、增湿的作用。可以采用地上喷雾或空间喷雾两种设施。地上喷雾采用直径5cm、上有许多微孔的喷雾带,较低,喷雾宽度3m左右。空间喷雾采用直径2cm的水管,上面安装旋转喷头,喷雾较前者均匀,较高。栽培技术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技术,仍采用常规的栽培技术。培养料的选择培养料、化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用水质量及基质处理方法,应符合NY 5099《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杂木屑主要采用栓皮栎、麻栎、苹果等硬杂木树种。要求木屑颗粒粗细5mm左右,新鲜、干燥,色泽正常,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没有混入有毒有害物质。棉籽壳选用中壳中绒棉籽壳,要求无结块、无霉变。麦麸、白糖、石膏应符合NY 5099《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栽培袋采用规格为15cm×50cm×0.005cm一端封口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要求封口平整,不允许有漏封封口线到底边距离5mm~10mm。要求袋子厚薄均匀,无微孔、无气泡等瑕疵,抗拉强度高。菌种生产工艺流程配料→拌料→装袋→扎口→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脱袋→起架或覆土→转色→注水→惊蕈→控温控湿通风→采收→后期管理(重复出菇和采收管理)。菌棒制作配方杂木屑67%,棉籽壳15%,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1%。料:水=1:0.9~1.1。配料上述各种原料要称量准确,将棉籽壳、木屑、麦麸、石膏等原辅料在未加水之前均匀搅拌2次~3次,然后加水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至60%左右。装袋内袋用15×50cm×0.005cm、外袋用17×55cm×0.0015c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袋,用装袋机装袋。要求装料紧实、均匀,装好后扎回形口,菌棒湿重2.0~2.2。灭菌生产中推广常压灭菌技术。常压灭菌炉灶料温达100保持l6h,当培养料超过3t时应适当延长灭菌时间。灭菌前四角留孔利于冷空气排出,灭菌过程中一角留孔保持少量蒸汽溢出,利于灭菌仓内蒸汽流通。冷却灭菌后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冷却至30以下。接种将冷却后的菌棒与经过表面消毒的菌种一起装入接种箱,参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用气雾消毒剂对接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