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行优秀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行优秀案例分析 一、厦门大学——蛎海蛎民 1、发现生活,发现问题 一切始于2010年夏天,厦大赛扶在对福建大梧村的支教过程中,发现废弃的牡蛎壳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于是他们充分发扬赛扶人的精神,旨在改变村民生活现状,关注东南沿海贝壳污染问题。 2、深入调查,分析现状 厦大赛扶以大梧村为切入点,积极调研。大梧村4700人,牡蛎去壳产业可创造2840万元人民币的年收入,但同时每年产生3450吨牡蛎壳垃圾。这些垃圾引起诸多连锁问题: 环境污染,垃圾占地,土地质量变化导致植被难以生存,垃圾累积产生恶臭。 污染超出生态系统自动净化可以承受的范围,导致政府对牡蛎去壳行业的限制,并导致牡蛎生产养殖业的衰退。 海水污染导致牡蛎肉质的下降,自2003年至2009年出口量降低410吨,占03年出口量的21.69%,并引起相关行业的出口额降低1400万元,占03出口额的17.28%,同时政府每年治理污染浪费70万元。 垃圾导致蚊虫滋生,引起传染病高发危险。 产业衰退导致年轻劳动力的出走,“空巢老人”现象严重,孩童无法接受良好教育。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并且政府的处理方法也存在很大问题: 1.牡蛎壳倾倒于海中。即会导致生态污染,较低的处理率(不到5%)也无法解决问题。 2.牡蛎壳二次加工,制作饲料添加剂或附属品。小作坊加工过程粗糙,设备差,产品质量糟,加工量低(500t/y),技术发展缓慢,易产生二次污染。 3、积极思考,确立目标及对象 首先以当地牡蛎壳加工工厂为对象,在发现销量远远小于产量后,多次尝试,历经半年努力却依旧没有成功,在反复思考过后积极改变策略。 厦大赛扶再次思考后决定扩宽思路,从探索牡蛎壳多种用途入手。在了解到与闽南人文相似的台湾有技术成熟的贝壳加工工厂,便尝试利用新技术改良产业链,说服政府与台湾接洽,进行技术调整。由于台湾厂商生产技术熟练但原材料供应不足,厦大赛扶鼓励台湾方面在大陆建立工厂。为使政府与台湾工厂顺利谈判,厦大赛扶对政府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终于,台湾方面顺利的在大陆建立了现代化的工厂。 在厦大赛扶的努力下,帮扶对象由小型加工工厂到政府部门转变为台湾专业工厂,受益人群慢慢发展为整个村庄。 4、回首付出,立足现在 厦大赛扶并没有短暂的成功而停止努力。经过后续调查,新工厂产品高质量高附加值,环保。工厂也积极尝试开阔销路。最终建立起完善的4P Model:①Product,产品高钙质,对土壤结构无损害;②Price,原材料无成本,并通过学术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进质量;③Promotion,通过提供免费尝试品、电话营销、利用网络及媒体资源进行促销;④Place,主要方式有对花农果农的直销和通过中介机构销售。 通过媒体,厦大赛扶再次了解到新销路:利用牡蛎壳加工,制作耐热材料涂层,同时厦大赛扶进行多方面多方向的市场调研,扩展在线商店,多元化销售途径。为了让更多村民受益,打断恶性循环,厦大赛扶努力对村民进行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协同政府制定督促制度。 在赛扶不断的努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赛扶项目理想的完美体现: 1.改变目标受众。通过整合所有资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分别制定长短期目标 2.针对受众的需求。以各种方式了解情况,进行讨论评估,证实问题的紧迫性,合适的解决问题。 3.在项目中引进商业理念和企业家方式。建立正规工厂,提高利润,对产品、技术、市场进行创新,提高业务稳定性。 4.改善受众的生活水平。项目提高利润20%,员工收入增加10%,牡蛎壳集中堆放回收,生活环境有所改进。更多的工作机会,对青年劳动力更大的吸引力,让“空巢老人”松了一口气。 不断前进、展望未来 无论是政府的支持,还是工厂产业链运营的成功,都让厦大赛扶越来越有信心。基于先进的技术以及集约化管理的模式,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厦大赛扶制定项目蓝图,做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为建立完整的、可持续的牡蛎壳产业链做好准备。 对厦大赛扶蛎海蛎民项目 蛎海蛎民项目蛎海蛎民项目蛎海蛎民项目蛎海蛎民项目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南开大学大二学生郭鑫和6名队友凭借“探元绿色科技有限公司”一举夺得金奖。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探元”是他们暑期实践项目的“航母版”。今年暑假,南开大学“津碳号”项目实践团队在河北邯郸邱县开展社会实践,将国际上方兴未艾的碳交易模式引入当地,利用林业碳汇为当地农民增加了近1000万元的年预期收入。在队长郭鑫看来,这项“一两句很难解释清楚”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却有着“比国外更合适的生存土壤。”因为技术落后等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碳排放上始终达不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排放标准,导致产品出口到欧美时,遭到当地海关部门的拦截,大量产品或被滞留于港口,或被需缴纳高额的碳关税;而在我国的农村,受退耕还林政策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