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詩的考校與詮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郊詩的考校與詮釋

孟郊詩的考校與詮釋 李 建 崑 (中興大學中文系) 壹.前言:校注孟詩的緣起 大約十年前,筆者購得海外學者劉斯翰先生選注的《孟郊賈島詩選注》(遠流 版),才比較深入研讀孟郊的作品。雖然劉斯翰先生只選注孟郊詩八十餘首,卻使 筆者對孟詩篇構想的新巧,措詞的生峭,情詩的淒苦,留下深刻印象。當時所能找 到的選注並不多,除了劉斯翰先生的大著外,僅有夏敬觀的《孟郊詩選注》(商務 版)。至於全注本則僅有陳延傑於民國二十八年九月出版的《孟東野詩注》(商務 、新文豐版)。有關孟郊詩的專著,亦惟華忱之的《唐孟郊年譜》(北大圖書館版 )及尤信雄先生的《孟郊研究》(文津版)。學界對孟郊的研究可謂相當冷落。 民國七十九年,添教授與國立編譯館合作,進行「歷代詩文集校注」計劃,總主持人羅教授邀集國內學者及筆者就歷代重要詩文集,進行校注彙評工作。鑒於歷代重要的詩文集校注,大陸地區進行已久,而且績效卓著,因此擬作的校注,儘量避免與大陸學者的工作重覆。當時業師邱燮友教授提出「孟郊詩集校注」子計劃,並邀請筆者共同執行,自民國八十一年五月開始搜集相關資料,進行版本的選擇、字句勘定、初稿寫作,至八十四年二月稿成。歷經兩年修訂、審查,迄今仍在編印中,已於八十七年十月出版。 筆者在共同執行計劃的過程中,由一全無經驗的生手,經師長友人的訓鍊、指 導,獲致寶貴經驗。在此擬就《孟東野集》整理過程中考校、注釋、詮評各方面所 觸及的問題,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略作檢討說明,敬請學界方家不吝指正。 貳.孟東野詩集之成書與重要版本 一.孟詩的結集   孟郊生前創作不輟,韓愈是他最重要的詩友。韓孟交往,大約始於唐德宗貞元 八年(西元七九二年)。當時孟郊四十二歲,已有相當創作成績;此由韓愈〈孟生 詩〉:「作詩三百首,窅默咸池音。」即可略知一二。憲宗元和九年(西元八一四 年),山南西道節度使鄭餘慶辟孟郊為節度參謀,試大理評事,赴任途中,不幸暴 卒享年六十四歲。賈島在〈弔孟協律〉中悼念孟郊說:「才行古人齊,生前品位低 。葬時貧賣馬,逝日哭惟妻。孤塚北邙外,空齋中嶽西。詩集應萬首,物象徧曾題 。」雖是針對孟郊才高位低,一生窮窘卻作詩不輟而說。但此詩最後兩句頗值得 注意。由「詩集應萬首」一句,可見孟郊在世時,作品不少;復由「物象徧曾題」 一句來看,孟郊詩歌題材內容,應有相當程度的開闊性與多樣性。 韓愈張籍等私諡為貞曜先生,韓愈為作〈貞曜先生墓志銘〉,卻未替孟郊編纂 遺著。直到宋初,始有詩集問世。當時雖有「汴吳鏤本」一百二十四篇。「周安惠 本」十卷,三百三十一篇。「別本」五卷,三百四十篇。蜀人蹇濬纂《咸池集》二 卷,一百八十篇,皆非完本。比起賈島所謂「詩集應萬首」,其遺佚之情況相當嚴 重。今人所見的孟東野詩集是北宋藏書家宋敏求(1079–1079)就當時所能見到的遺逸,編綴而成。據宋氏云: 東野詩,世傳汴吳鏤本,一百二十四篇。周安惠本十卷,三百三十一篇。別 本五卷,三百四十篇。蜀人蹇濬用退之贈郊句纂《咸池集》二卷,一百八十 篇。自餘不為編秩,雜錄之,家家自異。今總括遺逸,擿去重覆,若體製不 類者,得五百一十一篇,釐別樂府、感興、詠懷、居處、行役、紀贈、懷寄 、酬答、送別、雜題、哀傷、聯句十四種,又以讚書二繫於後,合十卷。嗣 有所得,當次第益諸。十聯句見《昌黎集》,章章於時,此不著云。(註一    )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孟郊詩集》十卷,跋尾所記之內容幾與宋敏求之 後序相同。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孟東野詩集》亦為十卷,可知是同 一系統。後世所有傳本,都是根據宋敏求所編之十卷本,所以就版本而言,孟郊詩 集的傳本雖多,彼此差異並不大。 二.孟詩的傳本 孟郊詩集存現存版本有:宋刻本、明初抄本、明弘治十二年(1499)楊一清、 于睿刻本、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秦禾刻本、明毛晉影宋寫本、清席啟寓輯《唐 詩百名家全集本》、《四部叢刊本》(據明弘治刻本景印)、《四部備要本》(據 明刻本校刊)、1934年武進陶氏涉園據宋本影印、1939年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1959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校訂印本。 在宋刻本方面,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在一九九四年九月出版《宋蜀刻本唐人文集 叢刊》(二十三種,四十八冊)中收錄北京圖書館藏《宋蜀刻本》五卷,是目前所 能見到最早的刻本,據程有慶跋尾云: 北京圖書館藏宋蜀刻本《孟東野文集》十卷,文目錄和一至五卷。半葉十二    行,字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欄。書內有「翰林國史院官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