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句读专题课件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文言断句习惯上称为句读 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掌握了六书知识,就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 走进高考: 05年高考北京卷和辽宁卷不约而同地考查了文言文断句。 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中,广东、北京、福建、辽宁等四省考查了文言断句。 07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北京、辽宁、浙江、广东等四省考查了文言断句。 08年江苏呢? 走进高考: ( 07浙江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勉学》) 试一试2: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试一试3: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试一试4: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列传》 想一想? 你从上面的例子中发现一些断句的规律没有?请试着分析归纳.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另外,谓语地位稳定,文言文中很少省略,便于识别。如(07浙江卷)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 方法二: 找标志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标志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方法三: 据修辞,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顶真反复等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再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又如《阿房宫赋》中大量的排比 方法四: 依结构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等结构和一些特殊的、固定句式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事先准备)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 )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 如《察今》在“刻舟求剑”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有人给断为: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这个故事)。 (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总结断句步骤 先读后断再检查 1、初步感知,把握文体。 2、把握句式,抓住谓语。 3、寻找标志,合理断句。 3、再读检查,领悟文意。 练习反馈:给划线部分断句。 (07北京卷)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朕始寤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