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春秋末期,范蠡弃官从商,因在陶邑经商被称为“陶朱公”。当时的陶邑,已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著名经济都会。上述材料可说明(  ) A.当时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B.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业中心形成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D.当时商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根据题干中陶邑“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分析,说明该地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故应选B项。A、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 B 2.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解析】 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词“东汉”即可。物流通畅的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工官监管的夜市基本上是唐宋之后,而繁华的商业市镇则在明清时期出现。 【答案】 A 3.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有注重其“防伪”功能 【解析】 封建政权的推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B项表述本末倒置,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纸币;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以分析出当时纸币是十分注重防伪的,故选D项。 【答案】 D 4.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解析】 题干材料“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意思是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当时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故选D项。 【答案】 D 5.以下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和“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说明当时市和坊的界限已经被打破。 【答案】 C 6.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说:“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材料中“宋代发生的商业革命”不包括(  )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出现了区域性的大商帮 D.出现晓市、夜市 【解析】 明清时期出现区域性的大商帮,以徽商、晋商为代表,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能力提升] 7.(2016·全国卷丙)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8.清康熙雍正年间,湖州双林镇陆续建有绢业会馆,并有新旧之分。这些会馆具有的特征是(  ) A.最早起源于宋元时期 B.是政治活动场所 C.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D.发行“交子”以利商品流通 【解析】 会馆最早出现于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绢业会馆”可知,会馆不是政治活动场所,而是商业会馆,故B项错误;会馆是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故C项正确;“交子”产生于北宋时的益州,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