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复习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化学复习资料.

煤化学能源种类、可再生能源的种类。能源的种类:核能、化石能(又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我国的煤炭储量、产量、资源特点。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保有储量10032.6亿吨(可采储量2000-3000亿吨),年产36亿吨以上。煤炭资源的特点煤炭资源虽然丰富,勘探程度低煤炭品种齐全,从褐煤到无烟煤均有分布。煤炭质量有很大差异,秦岭以南地区,除少数煤田外,多数煤田的煤质差,含硫高。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南贫北丰、西多东少。煤系伴生矿产资源丰富煤化工的三大方向。焦化、液化(加氢液化、间接液化)、气化。煤炭利用的环境问题(P5)固体废物的危害:自然排放烟尘、CO等有害物质;利用:建材、化工产品、发电。废水危害:污染矿区地下水源和江河水体;利用:水处理工艺。煤层气危害:对区域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影响全球大气环境;利用:燃料。大气污染:烟尘、SO2、NOX、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第二章 煤炭的特征和生成成煤植物的有机族组成包括那几类?怎样参与成煤炭糖类及其衍生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参与成煤:当环境缺氧时,厌氧细菌使纤维素发酵生成甲烷、二氧化碳、乙酸等,形成更复杂的物质参与成煤。木质素:经微生物的作用易氧化成芳香酸和脂肪酸。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酯类化合物:脂肪、树脂、蜡质、交织、木栓质、孢粉质等。脂肪受生物化学作用可被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前者参成煤作用,而树脂、蜡等比较稳定。成煤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古气候因素:温暖潮湿的气候古植物因素:高大的大本植物繁殖堆积古地理因素:泥炭沼泽古构造因素:下降的速度最好与植物残骸堆积的速度大致平衡。成煤阶段,每个阶段的作用泥炭化阶段:是指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纤维素分解为丁酸、乙酸;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煤化阶段:在物理化学和化学作用下,泥炭开始向褐煤、烟煤、无烟煤转变的过程称为煤化阶段。(由于作用因素和结果的不同,煤化阶段可以划分为成岩阶段和变质阶段)根据成因将煤炭分为哪些具体种类腐殖煤类:高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殖煤类。(腐殖煤类包括腐殖煤和残殖煤)腐殖煤是由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形成的。残植煤是由树皮、角质、孢子形成的。腐泥煤:由低等植物和少量浮游生物形成的煤。(腐泥煤包括:藻煤、胶泥煤、油页岩、石煤)什么是腐泥煤,什么是腐殖煤?腐泥煤:由低等植物和浮游植物经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腐殖煤:由高等植物的遗体经过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是什么?泥炭化阶段: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的的有机组分和泥炭沼泽中的微生物都参与了成煤作用。成岩作用:在上覆沉积物的巨大压力作用下,泥炭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一系列物理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变成较为致密的岩石状的褐煤。变质作用:当褐煤继续沉降到地壳深处时,褐煤受到深部不断增高的地热和高压的作用,分子结构和组成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褐煤逐渐演变成烟煤,最终变成了无烟煤。第三章 煤的岩相组成与应用四类宏观煤岩和煤岩类型宏观煤岩成分:镜煤、亮煤、暗煤、丝碳煤岩基本类型: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暗淡煤以何种显微组分作为煤的代表,试述其理由.镜质组。镜质组是煤的显微组分中含量最多的组分,随着变质程度变化,其变化最大。煤岩配煤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活性组分是决定炼焦煤性质首要指标 (活性成分=镜质组+稳定组+1/3半镜质组)惰性组分同样是配煤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惰性成分=丝质组+2/3半镜质组+矿物)煤岩配煤过程: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的最佳配比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的定义及镜下特征镜质组:由成煤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泥炭化阶段经腐殖化作用和凝胶化作用而形成的显微组分组。镜下特征:低煤化烟煤中,透光色为橙色—橙红色,油浸反射光下呈深灰色,无突起。随煤化程度增加,反射力增大,反射色变浅,可由深灰色变为白色;透光色变深,可由橙红色变为棕色,直至不透明;正交偏光下光学各向异性明显增强。有时具弱荧光性。惰质组:是主要由成煤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受丝炭化作用转化形成的显微组分组。镜下特征:油浸反射光下呈灰白色—亮白色或亮黄白色,反射力强,中高突起。透射光下呈棕黑色—黑色,透明或不透明,一般不发荧光。壳质组: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的繁殖器官、保护组织、分泌物和菌藻类,以及这些物质相关的降解物。镜下特征:从低煤级烟煤到中煤级烟煤,壳质组在透射光下呈柠檬黄色—黄色—橘黄色—红色,大多轮廓清楚。外形特征明显;在油浸反射光下呈灰黑色到深灰色,反射率比煤中其他显微分组都低,突起由中高突起降到微突起。什么是镜质组反射率和反射率分布图 镜质组反射率定义:反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