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的(一二)0430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报发展历程》 * * 转报概述 ——转报发展历程 电报系统的发展经历 我国民航航空电报通信系统经历了无线、有线以及无线和有线混合使用三个阶段。 民航电报也由过去的人工转报发展成半自动及电子计算机自动转报。随着计算机和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民航的AFTN/SITA电报交换技术经历电传机点到点电路交换通信(人工和半人工交换方式)、单扳机转报交换机、PC转报交换机和小型计算机转报交换机多个阶段,民航转报系统也从完全依靠国外引进发展到目前的全部自主研发生产。 从纯人工抄、转、发电报的操作,到自动化的转报系统,民航局网控中心先后使用过英国大东转报系统、国产ZB319载报机、美国UMS-96转报机等系统。 以UMS-96转报系统为干线结点,省局及主要航站使用国产的转报系统,通过民航数据分组交换网X.25网)、C波段卫星网(VSAT网)和帧中继(FR)数据网等通信网络,构成较完整的电报网络,对提高民航飞行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确保空管和航空公司商务信息快速、可靠的传输以保障安全运输和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无线传输:莫尔斯电码 1837年,美国画家塞缪尔.莫尔斯发明编码(“点”、“划”和“间隔”) 。 1844年在美国国会的财政支持下,开设了从马里兰州的巴尔地摩到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第一条使用“莫尔斯码”通信的电报线路 ,这是人类历史上数字通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电码 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的间隔时间组成:短促的点信号“ .”,读“ 的 ”(Di);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答 ─”(Da)。 莫尔斯电报采用了“不等长码”这使某些字符的码长差距很大,比如字母“E”使用一个“·”,而数字“1”使用了五个“一”(一个“一”相当于三个“·”的长度),这必然导致接收方的解码难度,并且需要操作员具有很高的技巧和熟练的操作能力。 1874年,法国人埃米尔·博多(Emile Baudot)发明了划时代的博多电传码,和莫尔斯电码不同,博多码全部使用等长码,这为机器自动解码奠定了基础,自此电传的每一步发展都来自编码技术的突破和打印技术的进步。 当时的设计跟现在的电传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典型的作法是使用多路复用技术,使用多根电线完成一次通信,并且带有多路转换系统以充分利用当时昂贵的铜线电路,操作员采用时分方式来工作。 编码器使用类似钢琴键的五个按键来进行,象图中所示,左手的两个手指和右手的三个手指共同完成输入。这在当时仍然需要相当的技巧,不过,不管在设备还是编码技术上都是一个大的进步。 1899年至1901年,澳大利亚的农场主唐纳德·默里(Donald Murray)发明了一种自动电传系统。他充分利用了博多系统的多路复用技术。采用打字键盘代替了落后的五键式人工编码,这是一个相当现代的设计。 操作员再也不须牢记枯涩的令人乏味的五键编码。而只需在键盘上键入你要发送的字母,机器将自动产生相应的编码与同步信号。 默里优化了原来的博多码,以使每个字母在机器中的机械运动减至最低限度。 默里的编码被CCITT承认并修改作为国际电报码(ITA#2 Code),成为ASCⅡ码出现前最基础的电传编码了。 现在仍有不少人称ITA2码为博多码。这在严格意义上是错误的,ITA码虽然保留了博多码与默里码的大部分特征。但真正的商业电传从来就没有使用博多码来工作。 博多码确立了五单元码的基础,但还没来得及商业化,就被更为优秀更易操作的默里码(和默里的机器)所取代而被广泛使用,直至30年后ITA2码取代了所有的编码,所有的电传机开始以ITA2为标准来工作。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人工电报机是由人来按动电键,使电键接点开闭,形成“点”、“划”和“间隔”信号,经电路传输出去,收报端接到这种电信号后,便控制音响振荡器产生出“嘀”、“嗒”声,“嘀”声为“点”,“嗒”声为“划”,供收报员收听抄报。 在无线通信情况下,发报端除有发报电键外,还必须有发射机,以便将电键发出的电脉冲信号变换(即调制)成高频载波信号,才能发送出去。在接收端,除了耳机外,还必须有接收机,它将发射端发送的高频载波信号接收下来,再变换(即解调)成音频信号,供人工收听抄报。 莫尔斯电报作为一种远程无线电通信手段,广泛应用于公网、民航和军事通信领域,它在人类通信史上的影响长达数10年。 莫尔斯电报曾经作为民航电报传输的主要手段,它具有成本低、可靠性较高等优点; 采用无线电进行通信,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外界信号的干扰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通信质量不是很好,同时,整个系统采用人工作业,效率相对低下 。 在1963年6月17日,美国标准协会(ASA)的X.34小组成员公布了划时代的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 不过由于1963年的ASCII码其先天的缺陷和不完善,譬如没有小写字母,某些图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