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分析.doc

2016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分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自助科技创新 催生“蛟龙”入水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深海潜水器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I”号。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潜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开创了人类探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2010年已能下潜到3759米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布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2013年,“蛟龙”号转入试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取得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2016年5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1公里远的近底航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它与美国最新的6500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同,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深500米。“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 (取材于崔维成、王海磐、刘涛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蛟龙”号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我国跻身世界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 B.使我国首次获取了7000米深海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C.使我国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D.使我国深海潜水器研发能力和水平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 2.根据“材料一”,相比“新阿尔文”号,下列属于“蛟龙”号独有能力的一项是(2分) A.长时间水下工作 B.悬停作业 C.自动驾驶 D.探测海底微地形地貌 【答案】 1.D 2.D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相应的语段,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作出判断取舍,D项,“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表述错误,属于范围扩大,原文“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所以选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此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例如本题选项。材料二 A.载人能力 B.科技竞争力 C.下潜深度 D.深潜意图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蛟龙”号首次下潜到4000多米的时间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9年 B.2010年 C.2011年 D.2012年 5.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迅猛:“迅”字书写的第一笔是“?”。 B.载人:“载”读作zài。 C.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 D.堪比:难以与……相比。 【答案】 3.A 4.C 5.D 【解析】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答题区间第2.3.4段中,美国、英国、日本的新闻媒体报道内容得出分别关注了科技竞争力、下潜深度、深潜意图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