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桃坊研究员访谈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桃坊研究员访谈录

独钟词学成系统,别富插曲亦华章 ———谢桃坊研究员访谈录 刊发于《文艺研究》第9期 谢桃坊,1935年生,成都人。196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198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试,被录取为助理研究员。次年调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为该所研究员。著有《柳永》、《苏轼诗研究》、《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宋词辨》、《词学辨》、《宋词论集》、《唐宋词谱校正》、《敦煌文化寻绎》、《中国市民文学史》、《四川国学小史》、《国学论集》等,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本刊特委托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汤君教授采访谢桃坊研究员,现整理出这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一、自学历程 汤君 谢老师,就我所知,您的研究范围非常 广泛,这与您早期的学术铺垫有没有关系? 谢桃坊 也不是很广泛。我的学术道路的确有点特殊。我父亲文化不高,做点小生意。母亲不识字,根本不管我。我读小学时浑浑噩噩的,不记得学了些什么。每学期发榜,都在乙等,平均成绩七十多分。毕业后父亲叫我去卖纸烟,半年后又把我送到牛市口场口外刘家院子刘杲新先生那里读私塾。刘先生字少龙,学识渊博,楷书大字在乡里很知名,早年曾为四川某著名军阀幕僚,晚年躬耕乡里,成落魄文人。他接触过维新思想,极佩服梁启超和西蜀的赵尧生。刘先生对我与其他学生不同,特别关爱,且不要求背书。我读广益书局铜版的《四书集注》, 他上午叫我看朱熹的注释,偶尔讲一两段。下午教 写大字和小字,完了出个作文题,有时也出个上联,就出去吃茶了。我买到一本江都余春亭的《诗韵集成》,是平水韵,有注释。他让我把《唐诗三百首》里的律诗注出韵部来。我注了几十首后,不看《诗韵》就知道某个字属于哪个韵部了。通过这些训练,我一下子懂韵部了,也懂平仄了。他从不指定我读哪本书,我想读哪本他就讲一下。半年之中,我学完了“四书”,还泛读了《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庄子》 、《左传》、《周易》等。他的书架上只有三套书:《香艳丛书》、《古今说部丛书》是笔记,还有一部《八贤手札》。我通过读它们,慢慢扩大了视野。书房隔壁是祠堂,住着一位大学生,是刘先生本家。他每天早上做农活回来后,就在祠堂里高声吟诵诗歌和古文。他吟诵得很好,我由此学会了诗文吟诵。那时,我想读一本能够指导我进入社会、选择人生道路的书,但总是失望。杲新先生劝我只要精读一本就行了,可我不懂,所以并不满足。但他使我产生了读书的兴趣,引起我对知识的渴求。我从此把世俗的东西看得很轻,自然产生了一种朦胧而高远的学术追求。作为老师来说,做到这一点就够了,所以他是我平生最敬重的师尊。1950年秋回农村,我参加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当青年组长、文教委员,积极得很,也接受了新思想。 汤君 看来您很早就萌发了做人文学术研究的志向。 谢桃坊 1954年我转到小学教历史和语文。那段时间我集中吸收新文化知识,自修文艺理论、史学、逻辑学和哲学,还喜欢写新诗和小说。我们那个年代接触的都是苏联的文艺理论,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季莫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即便是现在,有时我还要翻一翻。那时读得很杂,都是自学,写笔记,写要点。晚上,其他老师都去驷马桥吃酒、吃面,我就读书。1956年报考大学,我成绩比较好,考入西南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梦想成为文学理论批评家。为此,我制定了非常宏大的阅读计划,从西方哲学、 美学、文艺理论到中外交通史、中国思想史、文献学、诗律学等等都有,想以此奠定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学年,把《周易》、《老子》一直到《宋元学案》、王夫之、廖平等这条线索拉通。《诸子集成》 、“前四史”、“十三经”都通读了,还把《四部备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中国丛书综录》抄了很多,足足有一本。经过较为系统的自学后,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哲学。雪格诺夫的 《欧洲哲学史简编》和何兆清的《科学思想概论》,使我获得了比较系统的西方哲学知识。我半懂不懂地读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黑格尔、费希特、康德、休谟等人的哲学著作,感觉还是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以及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列宁的《哲学笔记》,收获更多些。因为读得并不太懂,我主要是接受其中的一些个别论点,摘抄成卡片。比如马克思说:“本质就是对事物的假设。”列宁说:“常识等于一个时代的偏见。”这些论断,初听会令人惊奇,但确实很有道理。 汤君 后来您的兴趣又是怎么转到文学和文艺学方面的? 谢桃坊 我因为喜爱哲学,所以相对容易接受 和理解文艺理论,这成为我以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基础。我们那一代人很喜欢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在很多年轻人在这方面修养不够,始终无法在理论上深入下去。理论其实是一种修养。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其自身特殊的学理,你要把它谈得很透,这就要靠理论修养。学术研究不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