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血缘还是讲文化孔子的民族观如何影响中国历史
重血缘还是讲文化:孔子的民族观如何影响中国历史2016年04月29日 12:34来源:凤凰网综合作者:欧阳辉纯一、引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伟大的文化导师和精神领袖,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产生了犹太教的先知,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代中国有老子、孔子、庄子等。他说:“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世界上所有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P8著名学者刘泽华教授也指出:“在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库里找到原型或雏形。直到今天,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源头。”[2]P42通常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以释、道文化为两翼,而奠定整个中国文化主流地位的是先秦孔子之道。因此,孔子之道对整个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基本上确定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同样,反映在民族观上也是如此。禹贡五服图二、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礼记·王制》说:“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可见,先秦时代已经有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说法了。东夷,主要是指居住在离西周核心政治区较远的部落与方国民族的总体称呼,并不是指东夷族。东夷,分很多种民族。《后汉书·东夷传》说:“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此外,还有“淮夷”(《史记·周本纪》:“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蓝夷”(《竹书纪年》:“仲丁即位,征于蓝夷。”)、“鸟夷”(也作岛夷)(《史记·夏本纪》:“鸟夷皮服”。《尚书·禹贡》:“鸟夷卉服。”)、“嵎夷”(《尚书·禹贡》:“嵎夷既略,濰、淄其道。”)、“莱夷”(《尚书·禹贡》:“莱夷作牧。”)。南蛮是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云贵高原地区民族的总称呼。蛮族也有很多种民族。《尚书·周书·武成》说:“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诗经·大雅﹒荡之什》说:“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史记·孔子世家》也说:“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由此可见,蛮族是南方多种民族的总称,而不是仅仅指蛮族这个民族。西戎是对中国境内西部民族的总称,也不是指单一的西戎族。西戎族,包括羌(姜)族、鬼戎、骊戎、狐戎等。据说都是炎黄的后代。《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火师,姜姓其后也。”西戎在先秦的主要居住区是在秦国的西部,以陇山山脉为中心地带。北狄是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总体的称呼。北狄主要分为赤狄、白狄、长狄等。每个狄族由很多的部落氏族组成。如赤狄主要由皋落氏、潞氏、留吁氏、甲氏、铎氏、廧咎如氏等六大氏族组成。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民族也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西周政权内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西周政权外部则是“四夷交侵”。从历史上看,西周的华夏族统治区域是十分有限的,大概相当于当时中国的五分之一,其它五分之四地区是四夷民族居住区。宋代洪迈在《容聊随笔》中说:“成周之世,中国之地最狭,以今地里考之,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南为群舒。秦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洛阳为王城,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浑、伊雒之戎。京东有莱、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今汴之属邑,亦用夷礼。邾近于鲁,亦曰夷。其中国者,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通不过数十州,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容聊随笔·周世中国地》卷五)到秦统一中国,华夏族的活动和势力范围已经东至大海,东北抵今东北地区,北达大漠南,西临今甘肃、宁夏,南暨今两广。到汉代,这个范围更加扩大。先秦时代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少数民族,而是对西周周边地区民族的总体称呼,他们不是少数民族集团。春秋时代,中国的文明其实已经相当成熟。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对三代以来的文化(自然包括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民族的文化)作了总结、损益和传承,同时又汲取了各个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如巫、史、儒(孔子创立儒家之前的神职人员)等文化,创立了儒家。孔子民族观是儒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创之日起就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三、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孔子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王朝是从血缘的角度来划分民族,认为诸夏民族是优等民族,而四夷是劣等民族,经常对他们采取战争来俘获大量奴隶,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左传》、《国语》、《穆天子传》、《诗经》、《韩非子》等书都有丰富的关于征四夷的战争记载和描述。诸夏认为,四夷其实是畜生的后代,比起诸夏民族要差一等。《国语·鲁语上》说:“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