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

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 ——普洱市江城县整董镇整董村曼景寨小组民 一、项目背景 曼景寨小组是以傣族为主要民族的村民小组,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曼景寨傣居群落仍保留着古老的傣家吊脚楼建筑风格,在建筑外形上保持傣族传统民居干栏式、屋面小片瓦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傣族人民拥有自已的文字、语言和服饰;独具特色的傣族音乐、舞蹈、手工织锦技艺及手抄经文。当地群众勤劳、善良,民风、民俗淳朴,主要民族节日有:傣族泼水节、新米节等。曼景寨小组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曼景寨小组现有两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文化传承能人,分别是傣锦传授能人咪宰金,刀舞、拳舞传授能人白荣清。他们带徒传艺,上有师承,下有传人,形成了长辈——父辈——亲戚、儿女、朋友的传承学习模式。多年来群众一直自发组建了一支文艺队,积极展现整董傣家风情的民风、民俗,传承傣族民间文化。平时在节庆日子或农闲时间都在当地文化活动室、勐桑落广场及村落里表演,主要以歌曲、舞蹈等表演为载体,整合镇内的文化资源,传承民间文化,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发扬整董镇民间文化,为村民搭建一个文化平台,把傣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推向新高潮。 曼景寨位于政府驻地,该小组辖区土壤肥沃、年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1669.7mm,雨量充沛,属于典型亚热带立体农业气候,是整董村的主要产粮区之一。除此之外,还适宜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水果、橡胶等亚热带作物;该小组经济作物是橡胶。是以傣族为主要民族的村民小组,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仍保留着古老的傣家吊脚楼建筑风格,拥有自已的文字、语言和服饰;当地群众勤劳、善良,民风、民俗淳朴,主要民族节日有:傣族泼水节、祭塔、新米节等。 总户数46户; 人口225人;耕地面积538亩;人均耕地1.51亩;农田面积323亩;茶叶175亩;橡胶面积3382.2亩; 猪120头 ;家畜266只 ;人均纯收入3691元 ;人均占有粮343公斤。民族文化示范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本规划以整董镇整董村曼景寨小组为示范村,村寨覆盖曼景寨46户225人。将重点以基础设施、文化传承活动、队伍建设、文化传承保护等为主要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 创建曼景寨小组民族文化示范村做到整体环境绿化、美化、净化;积极对村内古树名木、傣族民居等进行修复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要进行综合治理,展现傣族传统文化,道路要畅通,村内主干道要硬化。建设曼景寨小组文化活动小广场和活动室,配备音响、话筒、小喇叭等设备和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乐器;设立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展室,建有文化传承保护宣传专栏;建立规范的场所管理制度。 2开展文化传承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传承活动,每年开展4次包括织锦、武术、傣语、竹编等传习活动,组织个人、集体参加村、镇级民间艺术比赛、手工艺比赛等文化活动,开展文化示范户的创建工作。 3加强队伍建设 完善传承人培养机制和文化传承人的培养计划,制定中长期传承人的培养计划和制定出申报制度;培养文化传承带头人,积极鼓励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带徒授艺,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织布、傣族传统手工艺、民间艺人(傣族舞蹈)、民族服饰制作(傣装)、傣文等各项传承技艺能人各1人。培养文化新人及骨干,每年举办的传习班有一定比例的年轻骨干和新学员参加;组建业余文艺队,组建文艺队2支,舞蹈演员近40人,经常开展活动;引导民间技艺走向市场,积极引导和推动民间技艺走向市场,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并通过推广电子商务通平台,将傣族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及至世界。 4注重特色民居保护与建设 整董傣族传统民居建筑群的主要代表是曼景寨、曼贺、曼贺井三寨连为一体的壮观,整个民居建筑群系傣族竹楼“杆栏式”传统民居建筑,由167傣族竹楼民居、景实塔、丰收塔、贺井塔、土司城子(衙门)遗址等组成。作为别具一格的傣族民居建筑群之一,曼景寨小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2被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老民居保存完好。曼景寨以傣族为主体民族,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村寨,2014年,通过整合资金,曼景寨共修缮破损傣族民居46户9200平方米,古老的傣家干栏式吊脚楼建筑风格保留完好。 5民族服饰 傣族服饰圆领窄袖,有淡红色、淡黄色、青绿色和天蓝色等;下身穿筒裙,一直长齐脚背,色彩鲜亮美丽,大都用丝绸、缎子、锦、纶等料子缝制。傣族少女的衣服、 筒裙都紧紧地裹住身子,将人体的线条勾勒得更加流畅,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曼景寨傣族人喜欢穿傣装,傣族妇女都会逢制适合自己的衣服,目前已发展傣族服饰手工作坊2家。 6饮食特色 傣族的饮食与饮食结构由其居住的环境决定,因炎热所致,味喜酸、辣、苦(凉),三者皆可助开胃化食,消暑解毒杀菌。食物的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