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5年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课件:第1单元 自主赏析4.pptVIP

【成才之路】2015年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课件:第1单元 自主赏析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才之路】2015年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课件:第1单元 自主赏析4

( 2015年高考天津卷 ) 15.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任选5句。( 5分 )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________①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多姿,是杜甫笔下“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②________”的沉雄富丽,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③________”的浩渺烟波。它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④________”的绵绵愁绪,有辛弃疾“________⑤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慷慨悲情,更有毛泽东词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⑥________”的勃勃生机。 【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语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句①中的“鹜”、句②中的“萧”、句④中的“霭”、句⑥中的“竞”这些字都容易写错,注意正确书写。 【答案】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 ②巫山巫峡气萧森 ③凌万顷之茫然 ④暮霭沉沉楚天阔 ⑤休说鲈鱼堪脍 ⑥万类霜天竞自由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意,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通假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了解七律的特点及用典的含义。 2.背诵全文,提高研讨鉴赏能力。 3.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3.走近作者 陆游( 1125-1210 ),南宋最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现存诗约9300余首。《金错刀行》《送七兄赴扬州师幕》《胡无人》《病起书怀》《关山月》《出塞曲》《夜泊水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纵笔》《陇头水》《示儿》《书愤》这类诗,堪称最能体现其创作精神的代表作。他还有很多诗别具风采、呈现着自然流畅而又清新俊逸的风格,如:《临安春雨初霁》《春晓》《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枕上作》等。他现存词共有130首,最有名的是《钗头凤》《卜算子·咏梅》。 在散文上也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傅给事外制集序》等皆是;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小品文,如:《烟艇记》《书巢记》《居室记》等,写乡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颇富有情味。《入蜀记》6卷,笔致简洁而又宛然如绘,不仅是引人入胜的游记,同时对考订古迹和地理沿革也有帮助。《老学庵笔记》则是随笔式的散文,笔墨虽简而内容甚丰,颇有史料价值。有《陆放翁全集》。 4.了解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作了此诗。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一)自主思悟 1.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法上的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恢复中原之志表露无遗。 2.如何理解“书愤”之“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国土沦陷,王廷偏安东南,主和派势力强大。 (二)深入探究 1.诗的五、六句使用了典故,试分析这个典故在诗中的作用。 “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怒斥“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诗人借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忠心为国,却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惆怅。 2.《书愤》一诗抒发了诗人既“悲愤”又“豪壮”的思想感情,诗人是怎样将这两种感情抒发出来的?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全诗虽通篇不见“愤”字,但细品之,愤慨之情无处不在。首联回忆过去,塑造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暗写其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形成全诗的基调。颔联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画面,这联承接“气如山”,将诗人的报国愿望渲染得更加鲜明,再次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首联相比,悲愤之情更加强烈。 颈联从回忆到现实,诗意转为悲凉,一“空”一“已”互为映衬,有着无限沉痛与悲愤。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愤中蕴含着豪壮之情。 【答案】 D( 引申为不相上下 ) 2.下列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