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朝服饰文化1
清朝服饰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 清代男子服饰 清代女子服饰 清代汉人女子服饰 清代满族女子服饰 妇女冬季则流行披斗篷,还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云肩的。 佩饰 男子冠帽 清代官员戴的官帽又称大帽,共有两种:一为冬季所戴,称“暖帽”;一位夏季所戴,名“凉帽”。根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北洋舰队则较为特殊,一年四季均为暖帽)。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质,也有缎质、呢质、布质,视气候而变,暖帽中间装饰有用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俗称“红缨”。帽纬之上装有顶珠,按品级而异,无品则无顶。凉帽为圆锥形,用藤、竹、篾席、麦秸等编成,外裹绫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湖色及黄色。凉帽顶上也装有红缨、顶珠,制同暖帽。 另,凡戴官帽,都需在顶珠之下,装一支两寸长的翎管,用来安插翎枝。花翎用孔雀翎毛做成,俗称孔雀翎,蓝翎则用鹖羽制作。 女子发式 发式为“一字头”的髻式尤为普遍,这种髻式因望之顶部如“一”字而得名,又名“如意头”。前额无留海 扇形冠 扇形冠俗称旗头、宫装,是用硬纸做胎,敷里黑色绒、缎、纱等制作的带翼冠。扇形冠的结构方式与博士帽近似,只是官顶为竖立的横长六边形冠翅,扇翅上可随意加缀大朵绢花、珠翠钗、簪、头花等,翅角缀一绺或两绺丝线或串珠的大长流苏,金银珠翠首饰和色彩鲜丽的绢花,在黑色旗头衬托下花团锦簇鲜艳夺目,长长的流苏,稍有活动便摇曳抖动使硕大的扇形板块,减缓几许呆板。 女式旗鞋 * * 清代男子衣袍有几大特点:箭袖、右襟、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挽起,出猎作战时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敬礼时也放下 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满族妇女一般穿长袍,或外罩坎肩;汉族妇女乃以上衣下裙为主,贵族妇女用团龙、团蟒,一般则用丝绣花纹。袖端、衣襟、衣裾等镶有各色花边。衣领较低,后渐加高。长袍初极宽大,后腰身减小。外面往往加罩短的或长及腰间的坎肩,有对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各式。这种长袍后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装——旗袍。 凉帽 暖帽 花翎 顶珠 男子冠帽 如意头 扇形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