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貌类型的划分及概述.doc
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貌类型的划分及概述
摘要: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貌形态主要中朝准地台断裂体系与滨太平洋断裂体系的控制。辽东地区以侵蚀构造地形及构造侵蚀地形分布为主;辽西走廊地区以剥蚀构造地形及构造剥蚀地形分布为主;下辽河平原地区以断拗堆积地形分布为主。
关键词:沿海经济带;地貌形态
中图分类号:P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貌类型的划分
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貌形态主要受中朝准地台断裂体系与滨太平洋断裂体系的控制,是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貌按成因类型及形态类型进行三级划分:成因类型主要考虑大地貌单元与大地形单元的形成原因,结合气候条件和新构造运动及现代营力作用的一致性而划分的;形态成因类型是以地区的地质构造条件,结合地区地貌形态而划分的;形态类型是以山地或平原中不同或同种成因的地貌类型,结合现阶段地面表现的形态而划分的。
2地貌类型概述
2.1侵蚀构造地形(Ⅰ)
(1)侵蚀隆起中低山(Ⅰ1)
①锯齿状中低山(Ⅰ1-1):仅分布于工作区东北部(本溪县东北部)边缘地带,面积小,地面标高一般800~1000m,地形坡度30~40°,组成岩性多为侵入岩和混合岩。
(2)侵蚀隆起低山(Ⅰ2)
①尖顶状低山(Ⅰ2-1):沿锯齿状中低山(Ⅰ1-1)西侧分布,面积较小。地面标高一般500~700m,地形坡度20~35°,组成岩性以混合岩类为主。
②园顶状低山(Ⅰ2-2):仅分布于抚顺市的东南部,沿侵蚀隆起低山(Ⅰ2-1)西侧分布,地面标高一般300~500m,地形坡度20°左右,组成岩性主要为变粒岩、片麻岩及混合岩。
(3)侵蚀断褶中低山(Ⅰ3)
①尖顶状中低山(Ⅰ3-1):仅分布于本溪县的南部,南芬区的东部,面积较小,地面标高一般800~1300m,地形坡度大于40°,组成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安山岩、凝灰岩。
(4)侵蚀断褶低山(Ⅰ4)
①尖顶状低山(Ⅰ4-1):主要分布于本溪县~南芬区地段,瓦房店市的北部及西北部有小范围分布。地面标高一般300~600m,地形坡度20~40°,组成岩性主要为灰岩、安山岩及混合岩。
②园顶状低山(Ⅰ4-2):主要分布本溪市的西部~弓长岭地段,瓦房店市西侧也有小范围分布。地面标高一般300~500m,地形坡度20~30°,组成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灰岩、安山角砾岩、凝灰岩。
2.2构造侵蚀地形(Ⅱ)
(1)断块侵蚀中低山(Ⅱ1)
①尖顶状中低山(Ⅱ1-1):主要分布于岫岩的西部~盖州的东南部地段。地面标高一般800~1300m,地形坡度大于40°,组成岩性主要为变质岩及花岗岩。
(2)断块侵蚀低山(Ⅱ2)
①尖顶状低山(Ⅱ2-1):沿尖顶状中低山(Ⅱ1-1)的南、北侧分部,分布范围较大。地面标高一般500~700m,地形坡度20~40°,局部大于40°,组成岩性为花岗岩、石英岩、石英闪长岩。
②圆顶状低山(Ⅱ2-2):主要分布于凤城的北部、西部及岫岩的南部地区,面积较大。地面标高一般300~600m,地形坡度20~40°,组成岩性为浅变粒岩、花岗岩、大理岩等。
2.3剥蚀构造地形(Ⅲ)
(1)剥蚀隆褶低山(Ⅲ1)
①尖顶状低山(Ⅲ1-1):分布于北宁市的西侧,呈带状北北东向展布。地面标高一般300~600m,局部达800 m,地形坡度30~40°,组成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等。
②园顶状低山(Ⅲ1-2):沿工作区西北部边界断续分布,呈北东向展布。地面标高一般300~500m,地形坡度一般小于30°,组成岩性主要为火山碎屑岩、沉积岩。
2.4构造剥蚀地形(Ⅳ)
(1)缓隆起剥蚀低山(Ⅳ1)
①浑园状低山(Ⅳ1-1):主要分布于绥中西北部,面积较小。地面标高一般300~400m,地形坡度15~20°,组成岩性主要为火山杂岩及沉积岩。
2.5剥蚀地形(Ⅴ)
(1)剥蚀丘陵(Ⅴ1)
①园顶状高丘(Ⅴ1-1):主要分布于抚顺~鞍山~营口连线的窄条带地段,呈北东向展布。地面标高一般100~300m,地形坡度5~10°,局部10~20°,组成岩性为混合岩、碎屑岩及火山杂岩。
②长垣状低山(Ⅴ1-2):主要分布于葫芦岛市、锦州市、瓦房店市、大连市的近海地带。地面标高50~200m,地形坡度5~10°,岩性组成为亚粘土混碎石或碎屑岩、火山岩等岩体。
(2)海蚀台地(Ⅴ2)
①海蚀高台地(Ⅴ2-1):主要分布于工作区东南部边界的东港市沿海局部地区,面积很小。地面标高60~100m,顶部平坦,边坡陡立,组成岩性为混合岩、片岩。
②海蚀低台地(Ⅴ2-2):呈带状沿工作区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