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肝胆照人 忠义千秋肝胆照人 忠义千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胆照人 忠义千秋 ——浅析《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 魏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1) 摘 要:关羽是忠义的化身,忠义是关羽身上最感人的品质,《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忠义”的颂扬,主要是通过成功塑造关羽这一被清人毛宗岗称为“义绝”的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关羽主要是尽忠义于某一个人,就是他“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还有较浓的知恩图报的思想,但是,关羽身上却不仅仅只有忠义这一个特点,他忠于故主,却又义重如山;他勇猛冠绝,所向无敌,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他意志刚强,智勇双全,能运筹于帏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英雄气概,是集忠义、英勇、智慧于一体的神话般的三国英雄. 关键词:三国演义;关羽形象;忠义英雄 《三国演义》第一回便安排了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情节,随后通过许多情节展现他们之间肝胆相照的情义,比如义释曹操,义释黄汉升,自至刘备、张飞对关羽殉义的悲剧结局为止。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描写他们之间的义气,在关羽身上,体现了“义”的全部丰富性和生动性,关公赚城斩车胄,关云长单刀赴会,关云长水淹七军,关云长刮骨疗毒无不显示关公的英勇。是的,不论是在海外,还是在穷乡僻壤,都有关帝庙,彰显出关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成就了他亦人亦神的地位。 一、关羽的外貌形象 “昨天,桃园,刀光,沙场……戎马一生的关羽,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挥刀之时,闪烁的不仅是一位千古英雄的冷峻面孔,还有隐藏在冷峻面孔背后的一颗平凡,善感的心”【1】p1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写关羽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2]p2简单的几句话便将威猛、高大、活灵活现的关羽的“红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关羽被称为“红面关公”,那么 关公的红面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有故事说:古代的时候,有个叫冯长生的白面书生,勇猛无比,嫉恶如仇的,因为邻居的一个老汉的女儿被当地的恶霸欺凌,还要强抢去做小妾,关羽在一怒之下去杀了那个恶霸,所以不得不逃离自己的家乡,却因为在潼关的时候有官兵追查自己,所以去用黄河水洗脸,所以就变成了红色。于是,再也没有人认出他来,顺利的混出了潼关。到范阳投军。 民间故事里的关羽为民除害,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给他涂上红脸这是人们对他的爱戴。封建统治阶级,出于政治需要,看重的是关羽的“忠”和“义”。宋元明清四朝的皇帝们,不断给关羽加官晋爵,封帝封神,塑像立庙,都把关羽的脸涂成了红色。 所以,关羽从此就和红色染上了边,后来干脆被爱戴他的百姓们将他的画像脸部涂成了红色。然而,传说终归只是传说,在今天看来,关羽之所以是红脸,或许还是和他对汉朝和他对刘备的忠诚和耿直的性格有关,红脸的汉子,不正是体现了关羽的刚正不阿吗?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忠义千秋”、“赤胆忠心”。在戏曲舞台上,关羽是个身穿绿袍,嘴挂长髯的红脸将军。在关帝庙里,关羽的塑像、脸上都是红色,民间称为“红面关公”。以至于关羽在三国甚至是历史的舞台上,都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所以,关羽在《三国志》的地位则是这样记载的“刘备对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2]p256《三国演义》则将三人描写为“桃园三结义”为刘备二弟,张飞兄长。为后世传诵。关羽暂居曹操手下时,因阵前杀颜良解白马之围有功,由曹操上表封为汉寿亭侯;刘备称汉中王时,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总领荆州;关羽死后,由后主刘禅追谥曰“壮缪侯”操请关公宴。临散,送公出府,见公马瘦,操曰:“公马因何而瘦?”关公曰:“贱躯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操令左右备一马来。须臾牵至。那马身如火炭,状甚雄伟。操指曰:“公识此马否?”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也。”遂并鞍辔送与关公。关公再拜称谢。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操愕然而悔。关公辞去。后人有诗叹曰:“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操问张辽曰:“吾待云长不薄,而彼常怀去心,何也?”辽曰:“容某探其情。”次日,往见关公。礼毕,辽曰:“我荐兄在丞相处,不曾落后?”公曰:“深感丞相厚意。只是吾身虽在此,心念皇叔,未尝去怀。”辽曰:“兄言差矣,处世不分轻重,非丈夫也。玄德待兄,未必过于丞相,兄何故只怀去志?”公曰:“吾固知曹公待吾甚厚。奈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此。要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去耳。”辽曰:“倘玄德已弃世,公何所归乎?”公曰:“愿从于地下。”辽知公终不可留,乃告退,回见曹操,具以实告。操叹曰:“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p113首先竭力渲染曹操对关羽的敬重和优待。曹操“以客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